-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专栏1 重庆市推动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的探索与实践
2011 年,重庆市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联合出台的《关于全面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通知》为指导,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及林权抵押贷款(以下简称“三权”抵押贷款),取得突破。全年银行累计发放“三权”抵押贷款2.2 万笔、29 亿元,有效助推了农民创业和涉农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各区县特色农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一、完善制度办法和配套体系,为金融机构开展“三权”抵押贷款奠定基础。2010 年底,重庆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意见》、《重庆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及林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明确了“三权”融资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原则,要求“以农村居民房屋作抵押的,其所占用的农村土地使用权一并抵押,并提供抵押人拥有其他适当居住场所和稳定生活来源的书面证明”、“以依法经流转取得农村土地经营权作抵押的,须提供承包农户同意抵押的书面证明”,并对抵押评估、登记、抵押权实现等进行了具体规定,既提高了可操作性,又保护了农民权益。市农委、国土、林业等部门分别制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和林权抵押登记实施细则;重庆市高院专门为“三权”抵押贷款出台了司法保障意见;重庆市财政局出台了风险补偿办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提前完成“三权”确权和颁证到户,提高了抵押融资的便利性。加快评估流转等配套市场建设,以重庆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区县农村产权交易所等为主的交易网络初步形成。
二、加强落实和创新,加快“三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涉农金融机构纷纷制定“三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帮助农户了解政策和产品。探索建立差异化的激励机制,如实行较低内部资金成本计价、按贷款利息收入的20%调增支行考核利润等,调动基层行的积极性。推行打包抵押贷款,将林权、农房、土地承包经营权二合一或三合一作为抵押物进行综合评估认定价值,以此增加贷款额度,解决种养大户融资需求量大的问题。对贷款金额50 万元以下的贷款,抵押物价值实行借贷双方协商认定。
三、多措并举,不断优化“三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环境。石柱县对农户“三权”抵押贷款给予贴息;江津区探索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塘库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物,丰富了抵押品种;合川区在土地流转合同中增加抵押物的让渡权,进一步简化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流程与操作手续;梁平县确定了专门的公司负责处置“三权”抵押贷款产生的不良资产。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还制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的交易规则,开展交易试点,促进发现和提升产权价值、建立估值参照。
四、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预警线,有效防范和处置贷款风险。一是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建立“三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对“三权”抵押贷款损失,由市级补偿基金承担20%,区县补偿基金承担15%。二是设立注册资本金30 亿元的重庆市兴农融资担保公司,主要从事“三权”抵押贷款担保业务。三是建立融资风险预警机制。对于触及风险控制指标的区县和银行,暂停业务,待符合条件再申请恢复。
6.跨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2011 年,辖内银行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149.8 亿元,同比增长13.2 倍。在IT 企业出口人民币结算拉动下,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不断扩大,占同期进出口额的比重由2010 年下半年的1.2%提高到2011年的4.6%。参与银行和企业数量分别增加20%和346%,涉及国家和地区由9 个扩展到45 个,香港、巴哈马和缅甸是交易量前3 位的地域。
(二)证券业稳健发展
1.市场交易量下降,证券期货机构稳健发展。受A 股市场低迷及期货交易规则调整影响,2011年全市股票和期货交易额分别减少18.5%和7.5%。由于经纪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下滑,证券公司利润同比大幅减少,但机构运营保持平稳,风险和合规管理加强,融资融券和期货中间介绍(IB)等新业务稳步发展。期货公司综合实力增强,注册资本总额和营业部数量分别增长37.5% 和31.5%。新华基金完成增资扩股,管理基金数量和规模稳步增长。西南证券监管分类评级首次晋升A类,吸收合并国都证券方案经双方股东会审议通过,成功控股银华基金,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资本市场融资较快增长,上市公司质量提升。9 家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58 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见表3)。债券融资额同比增长35%。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体稳定增长,独立性有所增强、关联交易减少,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原ST 东源、ST 威达等高风险上市公司通过重组化解风险,重啤事件调查处置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