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专栏 2 绿色信贷助推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陆续出台多项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信贷政策,促进信贷结构与国家产业结构有机结合,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各金融机构不断完善信贷管理体制,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模式,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信贷结构,紧紧围绕《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和试验区产业布局,确定信贷支持重点和方向。
一是突出支持“促增长、调结构、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政策目标”。2011年未,柴达木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达到282.9亿元,同比增长15.8%,新增贷款的90%以上集中支持了循环经济建设的重大项目和优势资源开发企业。信贷结构调整的力度增大,信贷资金明显向循环经济建设的大项目、资源综合开发项目、产业链延伸项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集中,向优势资源开发企业集中,向绿色能源开发和环保型行业产业集中。
二是集中力量重点支持一批配套性强、关联度高、扩张性强的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和产业链延伸核心项目。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发挥了金融服务的龙头带动作用,运用银团贷款模式集中支持循环经济骨干项目、核心项目,提升了优势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工行、中行、深圳招商银行14.21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建设的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万吨钾肥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2011年正式投产;2011年7月,工行牵头组织139亿元银团贷款支持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项目三期工程正式开工;由中行、国开行、青海银行签约7亿元银团贷款支持的青海盐湖海虹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ADC发泡剂一体化工程项目,2011年3月也进入试生产阶段。
三是加大了对新能源和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由工行牵头,国投财务公司、交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参与的2.89亿元银团贷款,支持的国投格尔木光伏发电有限公司20MWP光伏电场项目,总投资3.6491亿元,2011年7月投产运行。由德令哈市农村信用联社组织省内6家农村信用社投资7500万元支持的海西化工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线技改项目投产运行,建设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两条,年消化青海碱业石灰石尾矿75万吨,炉渣、粉煤灰等废弃物25万吨。农行海西分行5000万元支持的青海中天硼锂矿业有限公司硼酸生产设施和硼酸母液处理技术改造项目,对矿区低品位矿及生产企业废弃母液集中综合回收利用,有效地解决了废弃母液外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建成了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利用体系。
四是突出对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的支持。农发行海西分行投入2572万元贷款支持天峻县城集中供暖工程,拆除小锅炉77座,彻底改变了县城各单位及居民区一户一炉分散供暖的状况。经运行检测,年节约原煤1.961万吨,减少消耗56%。辖内五家农村信用联社为支持退耕(牧)还林(草)政策的落实,保护三江源和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贷款支持各县市游牧民定居工程,截止目前,德令哈和格尔木二市已投入2500万元,解决了480户牧民的定居问题。德令哈农村信用联社还积极支持防沙治沙工程,近年来共投放搭桥贷款3亿元,实现荒地造林55万余亩,封山育林70余万亩,城市防护林带4310亩。农发行投资2088万元支持德令哈市建设315国道绿色长廊1600亩绿化带工程也正在建设之中。
五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农发行发挥政策性信贷优势,在格尔木市累计投放农业绿色信贷3.3亿元,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13个,解决了近1万农民的饮水困难问题,增加和改善耕地灌溉面积26万亩,林地灌溉面积5万亩,草地灌溉面积6万亩,扩大油料和蔬菜灌溉面积1.8万亩,改造干渠110公里。全州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支持“三农”主力军的作用,按照政府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政府部门+农信社+农牧民”等多种信贷模式支持“柴达木枸杞种植基地”建设,到2011年末,全州农村信用社投入资金支持建设枸杞基地22.3万亩,有力地配合了政府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意图,实现了农牧民增收目的。
(六)房地产平稳运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1.房地产市场发展平稳。在政策调控和市场驱动双重作用下,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健康、平衡运行发展态势。
(1)商品房开发节奏放缓。2011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4.7亿元,增长33.8%,增速回落14.7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投资90.2亿元,增长19.9%,增速回落至20%以下。
(2)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房屋施工面积1659.0万平方米,增长16.5%;竣工房屋面积505.9万平方米,增长89.0%。商品房销售面积348.2万平方米,增长23.9%。2011年青海省全力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及州(地、市)县配套投资112.9亿元。安排实施了11.2万套廉租房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游牧民定居1.8万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5.7万户,超目标任务1.7万户。推进了10万户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已竣工8.1万户。
(3)商品房销售市场量价齐升。商品房销售面积348.2万平方米,增长23.9%;商品房销售额114.2亿元,增长35.3%,其中现房和期房销售额分别占商品房销售额的13.8%和86.2%。随着经济发展态势的好转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受住房刚性需求影响,省会西宁市商品房销售呈现稳步增长(见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