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二)始终把支持经济发展作为重要任务,财政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各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正确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切实加强和改善财政调控。一是着力维护物价稳定。从增加供给、搞活流通、提高补贴等关键环节入手,不断加大财税政策调控力度,努力遏制物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在保供给方面,为全力支持抗大旱、抢农时、保春耕,各级第一时间拨付抗旱资金,提前发放各项涉农补贴。省级整合资金209亿元,围绕实施农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大力支持粮、棉、油、菜、畜、渔等重点产业发展,及时启动能繁母猪补贴政策,促进了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在流通方面,积极支持构建现代流通网络、市场价格监测和应急保障体系,仅省级就落实这方面资金4.1亿元。认真落实粮食、猪肉、化肥等重要农产品储备资金,支持储备产品及时投放市场、平抑物价。加大清理交通运输收费力度,努力减少流通成本、降低市场价格。在物价补贴方面,支持建立社会救助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各级向城乡低保等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7.2亿元,向20.8万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临时补贴6241万元,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二是着力强化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全省财政筹集公路、港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7亿元,安排基建投资86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3亿元,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赠款以及清洁发展委托贷款28.6亿元,支持了一系列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了投资快速增长。在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家电摩托车下乡及以旧换新、建材下乡等政策,支持开展“好客山东休闲汇”等活动,有力地拉动了居民消费。其中,仅落实家电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去年全省就兑付补贴资金68.6亿元,政策实施以来累计兑付补贴资金152.8亿元,直接拉动城乡居民消费1515.4亿元,达到了群众得实惠、企业得市场、经济得发展的多重效果。各级研究制定一系列外贸发展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招商招展活动,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了外贸出口稳定增长。三是着力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级财政落实资金475亿元,比上年增加82亿元,并积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通过贷款贴息、信用担保、风险补偿、以奖代补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明显加大了对重点行业调整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等关键领域的投入。积极支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投资引导等机制,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清费政策,通过推进增值税转型,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小型微利企业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税收优惠,按最高标准提高营业税、增值税起征点,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去年共为全省企业减轻税费负担1568亿元,较好地发挥了财税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四是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统筹发展、分类扶持的原则,对东部地区以支持实施“蓝黄”两大战略为重点,省级财政新设16亿元两区建设专项资金,加上中央财政补助,集中支持了285个海洋优势产业和高效生态产业项目、9个重点经济园区建设和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对中西部财力薄弱地区,以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为重点,省级落实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93.8亿元,比上年增加26亿元,省财政重点帮扶的56个财政困难县,按财政供养人口计算,人均财力达到6万元,比上年增加1.2万元。对主体功能区,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重点,省级筹集11亿元,对115个产粮大县和57个产油大县给予奖励,健全了生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筹集2.4亿元,加大了对黄河三角洲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23个重点生态县的补助力度;筹集7.8亿元,增加了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转移支付补助;在全国率先实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促进了海洋生态保护。
(三)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财政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各级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强化财政管理。一是税制改革顺利实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仅去年后4个月全省就减轻纳税人负担21.3亿元。资源税改革开始实施,油气资源的计税办法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不仅有利于促进资源能源节约,而且增加了地方税收。改革车船税制度,按排气量分档设置差别税率,为引导汽车消费、促进节能减排创造了条件。将娱乐业营业税税率由20%降为5%,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了相关产业繁荣发展。二是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进一步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对市县上缴省财政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幅超过15%以上部分给予全额返还;对利用自有财力缩小辖区内县级财力差距的市,以及通过自身努力消化财力缺口的县给予奖励,调动了各地加快发展、增收节支、消化财力缺口的积极性。逐步理顺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进一步规范省对下补助政策,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民生支出分担机制。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和乡财县管、村财乡管改革试点,基层财政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三是预算管理改革步伐加快。将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财政预算的完整性明显增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工作加快推进,全省有16个市建立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达到15.6亿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金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部门预算逐步规范,省级纳入部门预算的结余结转资金比上年增长28.9%。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稳妥推进,省级公开了财政预决算报告及20张相关表格,市县预算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四是财政支出管理改革成效明显。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全省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规模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62.3%,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政府采购及监管力度加大,全年实现采购额847亿元,增长25.7%,节约资金118.7亿元。行政管理费得到较好控制,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3.9%,低于财政支出增幅6.8个百分点,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3.1%下降到12.4%。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全省第四季度和12月份支出所占比重,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6.1个、6个百分点。五是财政基础管理更加规范。财政专户清理整顿深入扎实,全省撤并账户2805个,为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奠定了基础。财政投资评审全面展开,全省完成评审额1326.5亿元,增长20.2%,审减和查出不合理资金145.1亿元,审增有效资金供给5.4亿元。财政监督检查效果明显。“小金库”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全面提速,会计管理、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部门和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六是化解政府债务取得积极成果。各级抓住财政收入增加的有利时机,贯彻中央有关政策,化解各类政府债务300多亿元,包括全部清偿了农村义务教育债务44.8亿元;建立了高校债务化解奖补激励机制,两年内可化解高校债务120亿元;消化了1998年以前形成的粮食财务挂账60.9亿元,仅利息支出每年就可节省1.8亿元;偿付二级公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债务106亿元;省级筹集2亿元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鼓励各地加快化解基层卫生债务;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全面加强,去年全省不仅新增债务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债务余额比上年减少60多亿元。
各位代表,当前全省财政运行状况总体良好,但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财政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经济财源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发展的质量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人均财政支出水平还不高,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能力有待加强;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不够均衡,部分地区和基层财政仍比较困难;政府性债务负担较重,一些地方偿债压力较大;财经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偷税逃税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部门、单位节约意识淡薄,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现象依然存在,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2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财政预算安排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收入方面,我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将为财政增收奠定较好基础。但由于国际国内环境错综复杂,经济增速下行和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国家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个人所得税改革减收翘尾、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加大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以及2011年因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收入基数较高,都将加大财政增收的难度。支出方面,国家出台多项新的增支政策,部分现有民生政策也将进一步扩面提标,加上地方政府性债务进入集中还款期,物价持续上涨导致公共服务成本上升等,各级财政都面临较大增支压力。
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总体工作部署,2012年全省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大力支持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方面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投入,促进民生改善、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推进财税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机制;坚持依法理财和增收节支的方针,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