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天津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2年03月30日13:3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天津市 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草案  财政收支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体系 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二)预算执行特点及财政主要工作

    过去的一年,我市各级财税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市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着力完善增收节支机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努力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要,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1.社会事业均衡协调发展

    教育支出295.1亿元,增长35.6%。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全面完成了中小学校舍安全提升工程,加固改造和重建校舍178.7万平方米。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扩建53所公办幼儿园,改造提升43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办标准化幼儿园。扎实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完成海河教育园区一期建设任务,7所职业院校6.5万名师生进入新校园,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面启动高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重点学科、品牌专业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高校债务化解工作加快推进,校园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完善高校、职业学校食堂和学生伙食补贴政策,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向16万名本专科、中职和高中学生发放奖学金、助学金4.3亿元。

    文体传媒支出29.3亿元,增长28.3%。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天津文化中心主体完工并开始布展,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全部免费开放,3706个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和村文化活动室全覆盖。支持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推出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全面落实促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推进报业宣传经营两分开和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建成了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等重点文化项目,成功举办2011中国天津演艺产业博览会。推进社会科学、文物保护、图书档案等事业全面发展。支持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快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场馆建设,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建成交付使用,新建改造了一批市民健身园和体育公园,支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医疗卫生支出90.5亿元,增长29.7%。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支持建立全市统一的非营利性药品招标采购平台。完善财政补偿机制,积极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完成了6个区县医院和中医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657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新增76个社区国医堂。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20元提高到30元,加强艾滋病、结核病、季节性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实施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270万人次受益。加快卫生资源布局调整,加大公立医院建设资金投入,医大总医院、肿瘤医院、人民医院等改扩建项目投入运营,中医一附院、胸科医院等建设进展顺利。支持医院环境年建设、无假日门诊和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加强住院医师和社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快医疗卫生网络信息化建设,卫生应急救治和医疗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公检法司及工商质监等支出110.5亿元,增长18%。加快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加公安消防、安全生产等部门专项事业经费,购置装备了一批专用设备,处置突发事件和保障公共安全能力不断提高。大力提升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检验检测能力,扩大食品药品安全检测范围,支持开展打击非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努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2.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8.1亿元,增长28.9%。全面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就业政策,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实验区建设,支持启动百万技能人才培训计划,提高了公益性岗位财政补贴标准,着力扶持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全年新增就业47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连续七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增加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老年人生活补贴和困难家庭生活补贴,扩大居家养老补贴范围,新建93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新增3554张养老床位。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将所有城乡居民纳入医疗保障范围,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127元提高到210元。实施全民意外伤害附加保险制度,将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加大社会福利和救助投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480元和280元,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将农村低保、五保供养人员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纳入补助范围。积极筹措财政资金,认真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支持1600万平方米、23.9万套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发放租房补贴8.5万户。

3.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支出468.2亿元,增长31.1%。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推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京沪高铁天津段建成通车,西站综合交通枢纽、铁路南站投入运营,津保铁路、津秦客运专线和京津城际延长线加快建设,津宁、塘承等高速公路和团泊快速路全面完工,地铁9号线实现试运营,2、3号线装修调试,5、6号线加快建设。积极落实以港养港、航线补贴等财税扶持政策,天津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滨海国际机场二期开工,内陆“无水港”增至21个,大通关服务和电子口岸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十二五”十大重点水利工程启动建设,南水北调市内干线工程全面完工,清水工程加快推进,综合治理了卫津河、复兴河等38条河道,修建截污管道200公里。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改造公园22个,新建提升绿地2427万平方米,植树造林27万亩,全面关停第一热电厂,新建污水处理厂14座,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7.5%和93%。大力支持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整修建筑5239栋,整治道路571条,改造里巷道路270条,建成人行天桥20座,增设交通安全岛45处,新增停车泊位2万个。实施对口支援新疆、西藏筹资计划,当年拨付资金4.5亿元,对口支援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4.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提高

    支持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和功能区建设。结合滨海新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积极争取中央政策支持,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国际船舶登记、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和租赁业务等试点启动实施,融资租赁业务全国领先。大力支持功能区开发建设,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南港工业区、滨海高新区等功能区建设进展顺利,一批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高端产业基地正在形成,新区龙头带动作用和服务辐射功能明显增强。

    支持科技创新和优势产业发展。积极落实各项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建设,全市1280个重大项目累计建成700项,实现地方税收182.5亿元,其中当年实现66亿元,占新增税收29%。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着力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和科技人才引进工程,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建成了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研发团队。进一步完善财税扶持政策,累计实施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120项,风电主控系统、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拨付资金31.6亿元,全面落实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1万家,其中小巨人企业超过1000家。

    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全面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一批新的私募基金、融资租赁、国际保理、小额贷款担保机构注册落户,渤海商品交易所等交易机构运营规模不断扩大,资本、股权等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中介咨询、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投入使用,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基地落户天津。实施一批旅游业重点项目,海河风光游等旅游线路持续升温,中国旅游产业园开工建设。“津洽会”、“融洽会”等大型展会成功举办。大力支持服务业载体建设,梅江会展中心二期主体完工,津湾广场二期、泰安道综合开发进展顺利,重点商务楼宇改造提升步伐加快,税收超亿元楼宇由27个增加到67个。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大力支持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鼓励引导城乡居民扩大即期消费,促进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支持农村“三区”统筹联动发展。农林水利支出76.9亿元,增长33%。大力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增设施农业11.6万亩,建成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155个养殖示范园区。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清淤疏浚农田干支沟渠907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3万亩,显著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扶持示范工业园区建设,31个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拓展区建设全面提速,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明显提高。加快推进示范小城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新开工农民住房1000万平方米,累计竣工1800万平方米,40万农民迁入新居,完成139个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任务,新建改造了一批农村公路、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扩大种粮农民财政补贴范围,继续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7万多人,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