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召开 李立国讲话

2012年01月06日16:3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和谐社区 辅具 儿童福利政策 陈传书 转企改制 风险防控 专业社会工作 民政工作 民政干部 李立国

12月23日,2012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李立国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罗平飞副部长主持。民政部副部长姜力、窦玉沛,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民政部纪检组组长曲淑辉,部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陈传书出席会议。

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工作,部署2012年工作,着力创新创制创优,推动民政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李立国在讲话中指出,2011年,民政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力度大、创新亮点多、实际效果好,增进了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服务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一年来,编制实施了一系列民政发展规划,推动出台了一大批民政政策制度,着力加快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民政行风建设,继续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民政在保障民生中的实效进一步彰显,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李立国要求,2012年民政工作要创造更大成绩,要继续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工作,着力发挥民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要切实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改革举措,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李立国强调,全国民政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贡献。要着力发挥民政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丰富民政文化内涵,精心打造民政文化载体。

李立国指出,“为民、务实、创新、奉献”这8个字凝聚着民政干部职工的广泛认同、实践体悟和精神追求,是引领和支撑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要进一步把这一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振又好又快发展民政事业的“精气神”,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各项民政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显著成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政策研究室、中组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民政部各司(局)、全国老龄办、各直属单位、部管社团主要负责人,各省(区、市)民政厅(局)主要负责人、办公室主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地(市)县民政局通过卫星网络系统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李立国:着力创新创制创优 推动民政事业科学发展

这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工作,部署2012年工作,着力创新创制创优,推动民政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一、2011年民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民政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力度大、创新亮点多、实际效果好,增进了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服务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民政在保障民生中的实效进一步彰显。高效有序应对了旱涝交织、多灾连发、群灾并发的自然灾害,中央财政下拨救灾补助资金86.4亿元,救助受灾群众7500万人(次),转移安置和旱灾、冬春生活救助标准平均比上年增长78%,创建了1200多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城乡,各级投入社会救助资金1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有效保障了 8100多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15%;城乡医疗救助惠及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6%;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3%;临时救助制度已在25个省份建立。中央财政全年下拨优抚安置经费504亿元,以15%至20%的增长幅度调整提高了部分优抚对象等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惠及596万人;60岁以上的农村籍退役士兵开始纳入国家定期补助范围,目前惠及300多万人;全年接收军休干部1.4万人、伤病残退役军人1万余人。孤儿保障制度在全国普遍建立,绝大多数地方确定了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600元的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惠及65.5万人;高龄老人津(补)贴制度在15个省份全面建立,惠及900万人;福利彩票发行1200多亿元,筹集公益金350多亿元。惠民殡葬政策已在14个省110个地级市457个县实施,覆盖5.2亿人口。发放了中央财政安排的春节一次性生活补贴资金207.16亿元,惠及困难群众、优抚对象、农村老党员老干部共8707.6万人,比去年人均补贴水平提高一倍。

民政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16个省份村委会和15个省份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开展、基本完成,13000多个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得到有效治理,全国性县级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达到106个。全国现有登记社会组织44.9万个、比上年增加4000个,中央财政首次安排2亿元用于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评定了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391个、模范单位89个、模范个人100名。审核办理11个县以上行政区划调整事项,全面完成13条省界、891条县界联检任务,340个试点县(市、区)地名普查工作全面铺开。中央财政首次安排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补助经费10亿元,全年救助100多万人(次),其中流浪未成年人10多万人(次)。25个省份实现了婚姻登记信息省内联网,其中有21个省份实现了全国联网。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已有5.4万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比上年增加1万余人。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协调,编制实施了一系列民政发展规划。

今年,我们根据民政职能细化落实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大协调力度,编制实施了一系列专项规划和民政事业“十二五”规划,带动了民政政策创制、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和人力资源配置。

部里制定和协调制定了13部规划,形成了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支撑和抓手。协调制定的国家级专项规划有《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参与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残疾人、妇女、儿童、人口计划生育等发展规划纲要;联合印发的有《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国家防灾减灾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全国民政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工作规划》;部里制定的有《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中国福利彩票“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民政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民政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同时,结合贯彻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协调落实17个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合作协议,支持这些地方民政工作先行先试。

省级民政部门制定和协调制定的规划普遍都在5到6部左右,有的省份多达10部以上,其中一些专项规划特色鲜明、项目支撑和操作性强。《青岛市“十二五”行业协会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行业协会发展到300个,覆盖所有重要产业,参会企业达到60%以上。《北京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0-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机构养老床位新增11万张、总量达到16万张以上,每个城镇社区拥有1处托老所和1处老年活动场站,每个建制村原则上拥有1处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广东省殡葬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珠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市90%以上的殡仪馆、经济欠发达地区地级以上市50%以上的殡仪馆达到省级标准,各乡镇平均拥有的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数量达到2座以上。《深圳市民政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实现政府公开的信息100%可网上查询、100%业务可网上申报、100%民政数据实时入库、100%业务流程全覆盖、100%业务审批纳入内部电子监察。天津市政府颁布的《天津市民政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10-2020年)》,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约束性指标和控制性详细措施,规划总占地1640公顷、总投资700亿元,到2020年建成福利设施1800个、床位13.78万张,规定有关部门和所有区县政府对规划安排的民政服务设施用地进行控制和预留。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