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的背景与特征

2011年10月17日15:1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第六次科技革命 何传启 科技革命 背景 特征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2. 技术革命的背景

许多科技史学家认为,18世纪以来发生了3次技术革命。每次技术革命的历史背景有所不同。但都受到政治、经济和科技条件的影响。

(1)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创新为主要标志,它还包括纺织机械和工作母机的发明和创新等。

首先,政治条件。欧洲各主要国家在18世纪时已先后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英国是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资产阶级需要利用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需要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和破除宗教神学,需要利用科学技术的强大作用获取高额利润,提高竞争能力,争夺世界霸权。因此他们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研究。

其次,经济条件。当时的纺织工业发展很快,但生产效率低,需要提高效率;其它生产行业的手工生产效率也普遍低下,不能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需要;煤炭成为一种新的能源得到应用,但是煤炭的开采技术遇到困难,如煤矿渗水等;农业革命扩大了社会需求。

其三,科技条件。牛顿力学所带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在英国的传播;工匠知识的积累使技术不断进步,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和创新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一次技术革命与科学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

(2)第二次技术革命

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创新为主要标志。

首先,政治条件。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确立,资本主义积累资本方式之一是对殖民地的剥削。因此,为了争夺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侵略加剧,国际经济竞争也在加剧。国际经济竞争,实际上是技术水平之争,这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因。

其次,经济条件。第一次技术革命实现了工业生产的全面机械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但也有它难以克服的缺点,如产生和使用不方便、长距离输送困难等等。所以,经济发展对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燃机的发明就是在这种需求下应运而生的。

其三,科技条件。与第一次技术革命不同,第二次技术革命几乎没有经过工匠经验积累的阶段,这是因为科学上的进步改变了技术发展的进程。19世纪初电磁学领域的一系列发现,引发了新的技术革命。麦克斯韦完成的电磁波理论,让人们认清了电磁波的本质;随后,赫兹首次用试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第二次技术革命是自觉应用这一时期的科学成果来实现的。

(3)第三次技术革命

第三次技术革命大约发生在20世纪中后期,以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创新为主要标志。它是受到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广泛影响。

首先,政治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4-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各国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具有科技上的优势和实力,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尖端技术和新兴技术己成为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标志。战争对现代技术革命的兴起起到了催化剂作用。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发展新武器;战争结束后,军事技术又迅速转化为民用技术,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占领市场和取得垄断利润服务。

其次,经济条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后,国家提高了对科技发展的干预能力。政府不仅对私人垄断组织的科学技术研究给予资助和协调,而且直接出面主持庞大的科研项目,兴办国家科研机构,制定科技政策,以及发展教育,培训科技人才等。

其三,科技条件。发生于第二次科学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有其深厚的科学技术背景。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成果——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立,有力地促进了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为新技术领域的开辟提供了理论依据。没有核物理学的发展,原子能技术不可能产生;没有电子学和数理逻辑的重要进展,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也是不可能。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也为新技术革命创造了基础条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