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公开后续功课繁重 各部门应抛却观望心态

2011年07月27日08:3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三公 预算决算 公款 民主政治 公共预算 运行费 政务公开

“关起门来编制预算,超公务标准大把大把花公款”的时代即将结束,“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的时代正在开启。认清政务公开是大势所趋,“吃吃喝喝没关系,只要不进自己腰包就没啥大事”的时代一去不返,抛却左顾右盼的观望心态,这是政府部门及官员的明智与远见

“很可能是中国政务公开的一个里程碑”——这是《环球时报》对中央各部门陆续公开“三公”经费一事的评价。

按国务院要求,98个中央部门应于6月底前公布“三公”支出。但按期交卷的只有科技部,其于4月14日第一个率先公布“三公”账本。7月6日起,其它部门陆续跟进。截至7月25日,84个中央部门公布了本部门“三公”账本。慢慢腾腾的速度似乎显示了相关部门的为难之情。

谁家的粗略,谁家的精细,哪些家按兵不动——诸多媒体不约而同保持了持续的关注热情与力度。人民网等网站特别制作《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时间排行榜》,按2010年决算和2011年预算,分别列出各部门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以及合计费用,且对比两年经费的升降,每天添加公布数字的部门,在那些按兵不动的部门后面,留下一行长长的空格,也留下公众一双双期待的眼睛。

说它“很可能是中国政务公开的一个里程碑”,因为这一行动预示着“关起门来编制预算,超公务标准大把大把花公款”的时代即将结束,“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的时代正在开启。“三公”经费的公开,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公共预算决算知识的切入点。而政府的预算决算公开,是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也是民主政治的关键内容。

结束一个时代,开启一个时代,不可能一帆风顺。认清政务公开是大势所趋,“吃吃喝喝没关系,只要不进自己腰包就没啥大事”的时代一去不返,抛却左顾右盼的观望心态,这是政府部门及官员的明智与远见。

与此同时,如何围观、如何监督最为有效,同样考验着公众的远见卓识。公开之初,当事者肯定有个不适应的过程,试试探探,左顾右盼,也属正常。公众在盯住已公布的经费合理与否的同时,更不能放过迟疑观望者,避免使得先行公布的部门一下子置于舆论漩涡之中,而迟迟按兵不动的部门则相安无事。之前,四川巴中白庙乡、河南焦作等地在“三公”支出公开方面做了不错的尝试,但承受的舆论压力空前。如果事情屡屡演变成“不公开的没人理,公开了反招人骂”的局面,无疑会打击先行者的改革热情。

有专家直言不讳,此次公开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毕竟,第一次公开,并不在追究既往,而更着眼于今后的钱怎么花,要立下规矩,压缩不必要的行政开支,推进清廉政府的建设。

因此,点评一两个部门花钱是多是少,并不是公开的最终意义。建立健全“三公”经费支出的制度规范,才是我们的目标。比如,一个几百人的部门与一个几千人的部门,仅对比“三公”经费总数,肯定不科学。一个外事活动频繁的部门与一个没多少外事活动的部门,出国经费肯定有差别。但在只有总数、没有平均数的情况下,在没有详细说明的情况下,横向、纵向对比都很难。

比如,目前公布的“三公”经费,是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方面的数据累计。基本支出中的“三公”支出相对一目了然,但项目支出的使用较灵活,涉及“三公”支出的就要一个一个抠出来,数据统计有待规范和统一。

因此,公开只是第一步,后续跟进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三公”经费的统计如何统一和精确?如何给出细致、全面、公众看得懂的说明?经费增减的依据是什么?今后每年的公开如何形成惯例?对公众的疑问,如何给出回应及相应调整?对不按规矩行事者,如何追究责任?对那些动用财政拨款之外的钱用于“三公”支出的,如动用自收自支的钱,或让其它单位埋单的情况,如何监管?诸如此类,我们仍需努力。让我们保持耐性与韧性,一步步稳健地走下去。本报评论员 刘文宁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