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三公经费" 老百姓雾里看花

2011年07月22日09:5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三公 药具管理 三公经费 经费预算 部门预算

从国务院要求98个中央部委公开“三公”(公务出国、公务用车、公务接待——记者注)费用以来,至今已有61个部门向全社会“晒”出了2010年的“三公”经费决算和今年“三公”经费预算账单,“三公”账本终于向公众掀开了长期神秘的面纱。

然而,一串串数字对多数老百姓来说,仍是雾里看花,有多少人能一眼看明白?中国青年报记者全面梳理了“三公”消费的四大问号,带你看懂这本神秘的厚账。

第一问:老百姓到哪里去看“三公”?

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们能否方便看到?对公开“三公”消费的61个部委,中国青年报记者一一探访了它们的官方网站。

把《“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表》“晒”在官方网站首页的有: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文化部、中国红十字总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水利部、中国地震局、国家粮食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商总局、中国民航局、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国家人口和计生委、人社部、广电总局、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联、体育总局、环境保护部。

它们通常在主页的“通知公告”、“工作动态”或“新闻中心”这样的位置,有的还附带滚动新闻条,即使字体较小也易于查找。还有比如国家统计局、中央党校的“三公”账本,在首页靠下的“行政后勤”一栏可以找到。

而其他18家部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邮政局、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监察部、国家档案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新华通讯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民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三公”经费公开信息不明显,主页上没有直接显示,要在综合信息中才能找到。

而只被挂在新闻栏里的部委“三公”账本,很可能会在几天后被新的信息“挤下”首页,变得不易看到。

记者统计后发现,有四家的“三公”账本公布在人民网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时间排行榜》中,但官网上暂时无法找到。

其中,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的官方网站上均没有公开的三公财务情况表。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的《“三公经费”拨款表》在主页上无法直接找到,网站搜索系统出错,无法搜索。

全国妇联《2011年部门预算》的官方首页右上角“最新发布”的最后一条,点开共有五页,但2009年的“三公”决算表未找到。

第二问:“三公”花费有没有超标?

中国青年报记者全面统计发现,2010年“三公”实际花费比预算少支出的有18家,包括:科技部、教育部、监察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交通运输部、卫生部、水利部、国家粮食局、中央党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联、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环境保护部。

而2010年“三公”实际花费等于预算的有3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妇联、中国红十字总会。2010年实际总支出超出预算的有1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而其余27家中央部门(中国气象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广电总局、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中国民航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邮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地震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民政部、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新华通讯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行政学院、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民委)并未在表格内公布、或文字内说明2010年的预算拨款数额,所以无法计算其执行情况。

对此次自上而下的财政信息公开,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学者、公共问题专家舒可心认为意义深远。“从政府财政公开这一刻起,才是从制度上真正承认政府在花人民的钱。我认为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实践。”

国家粮食局公布,纳入“三公经费”公开的共有13个单位,其中行政单位两个,分别为局本级、离退休干部办公室;事业单位8个,分别为机关服务中心、军粮供应服务中心、科学研究院、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发展交流中心、中国粮食经济杂志社;其他单位3个,为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经济学会。

国家人口计生委公布,使用财政拨款开支“三公”的单位共有6个,包括:国家人口计生委机关,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国家人口计生委药具管理中心,中国计划生育协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三公”拨款单位有总局机关本级及离退休干部局、27个省级煤监局和76个监察分局等负责煤矿安全监察的行政执法机构、111个煤监事业单位、29个直属事业单位及社团的因公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国家民委公布,“三公”拨款单位包括:国家民委机关、离退休干部局、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信息中心、机关服务局、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国民族博物馆和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6所高等院校。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三公经费”享受财政拨款的单位共有8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机关、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商标局(含商标评审委员会),以及总局行政学院、经济信息中心、市场研究中心、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等5个直属预算单位。

国家统计局公布,所属机构包括国家统计局本级和8个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以及国家统计局各级调查队,其中,省级调查总队32个,副省级调查队15个,地市级调查队333个,县级调查队887个。另外,在地方政府统计机构,还有由国家统计局管理的中央事业编人员。截止2010年底,在职以及中央事业编人员共21722名,离退休人员2224名,另外,还有按照调查队用工体制长期聘用的调查员、技工等5000余人。

国务院扶贫办公布,接受“三公拨款”的行政机关1个、直属事业单位4个;定编人数160人,其中行政定编45人、事业定编115人;实有职工209人,其中在职人员134名、退休人员11名、其他人员64名。

中国气象局分类公布了全国气象部门共有职工99496人,其中在职职工68191人,离退休职工31305人。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下属单位包括7所高校、31个通信管理局、相关科研院所、服务社会和其他事业单位等。截至2010年底,共有在职、长期聘用人员等41933人,离退休人员21016人。

第三问:“三公”的钱是怎么花的?

现在“三公”经费公开的各部门,甚至被称为“惜墨如金”,许多民众也表示看不懂。

对此,舒可心认为:“虽然这话不中听,经费公开还真不是给所有人看懂的,是给大众之中懂行的人看的。如果人人都看得懂,人人就都当财政部长了。但只要政府财政预算公开,人民当中就一定有懂行的人能看懂。现在的关键问题仍然是不够公开。”

“至于公开的内容,我认为有两条原则,第一,我们不凭空相信,第二,我们在拿到能够证明你犯错误的证据之前,我们不说你犯错误。”舒可心说。

国家自然基金委、卫生部、水利部、广电总局、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部委,都对“三公经费怎么花”附上了较长的说明文字,原因都很具体。比如国家文物局,去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152.87万元,而实际只花了48.32万元。说明原因是:“有7个与我国签署文化交流协议的国家,因受各种因素影响,未能如期派出政府代表团访华,造成当年公务接待费支出相应减少。”

各家中央部门的公布数据各有“亮眼之处”,不少是此前大众很少得知的数字。中国青年报记者全面梳理了几个“之最”。

“最罗嗦”的是财政部、商务部报告,都近2000字,分条叙述了2010年出国费、公车费及接待费的用途。财政部的表格还对去年的出国费进行了用途的细分。

“地域最广”的是,中国地震局的表格中,详细列出了各个省市自治区地震局的支出情况。

“最爱数人头”的是审计署、国家体育总局的表格:“审计署全年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69个、368人次,其中:部级领导参加世界审计组织、亚洲审计组织以及联合国审计、访问外国审计机关10个团组、60人次,司局级、处级及以下审计人员与外国审计机关同职级人员开展双边交流、参加世界审计组织、亚洲审计组织以及其他国家审计机关组织的国际研讨会和培训班等59个团组、308人次。”

体育总局的出国账本也细到了人头:“参加各类比赛及适应性训练667起,8951人次,主要是参加冬奥会、亚洲沙滩运动会等综合性运动会和各单项运动队参加世界、洲际锦标赛、杯赛、资格赛、积分赛、分站赛、系列赛,以及地区间体育竞赛和适应性训练等;参加国际会议232起,542人次;政府间体育双边交流、参与国际体育组织事务、体育组织间交流活动等394起,1438人次。”

最“光膀子上阵”的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账本。官方网站还公布了大多数部委均未附上的2011年“三公经费”细化情况表,可以看到每一家的具体“三公”预算。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等5家事业单位和商标局的出国出境预算拨款、车辆购置费都为0。

最“出其不意”的是国家统计局、审计署的“三公”账本。许多部委对公车费用大都采取“主要用于机要交换、市内因公出行等所需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支出”一句话概括,而这两家的报告则与众不同。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各类车辆存量2462辆(包括因各种原因停驶的车辆)。而审计署报告详细说明:“一是车辆购置支出115万元。按国家规定的汽车配备使用标准,全年更新购置轿车两辆(每辆25万元)、小型客车1辆(每辆27万元)、越野车1辆(每辆38万元)。”

“二是车辆运行维护支出。2010年,审计署及18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的公务车辆编制数和实有数均为206辆,全年车辆运行费1114.65万元,平均每辆车运行维护费5.41万元。较之往年,单车运行维护成本有所上升,主要原因:一是2010年油价持续上涨,燃油费成本增加;二是现有车辆使用时间长,车辆油耗大,维修成本偏高;三是审计机关没有配备业务用车,审计时,为解决省内或同城审计人员的交通问题,使用公务车接送审计人员。”

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三公经费”中,公务执法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所占比例较大,这是为什么?安监局对此有一段详细解释:“主要是由于车辆是最基本的监察执法工具,同时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又有着必须‘下井监察、现场执法’的特殊性及‘脏、累、苦、险、差’的特点。全国103个煤矿安监机构承担着多达上万个矿井的监察执法职责,矿点多且多分散于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距离远、路况差,因此导致车辆油耗、过路过桥费和车辆大修费用等车辆运行维护费用相对较高。”

与上面的部委相比,目前一些部门只公布“三公经费”数字,让公众无从判断这些消费是否合规合理。

14个中央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交通运输部、红十字总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联、国务院办公厅)对三公经费的支出做了简单说明。

而其他6个部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中国民航局、国家林业局、中央党校、中国工程院、国家邮政局)并未详细解释“三公经费”,只有一张表格和短短的注释。

最“天灾人祸”的是,国家粮食局公布2010年因公出国(境)费212.88万元,比2010年预算数增加13.04万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参加国际会议和培训团组增加,另外一个团组由于欧洲受火山灰原因,不能正常回国,经费超出了预算。

第四问:公众质疑了,部委回应了吗?

现在网上对于“三公经费”的声音多是争议和质疑,这可能是各部委公开“三公经费”的初衷所始料不及的。

但舒可心认为,这很正常,也是一个进步。“这是因为人民终于觉得自己是出钱的人了。而作为各大部委,只要你问心无愧、诚信勤勉了,犯错、部分钱没花好也很正常。因为要让13亿人都满意,原本就很难。但是要允许公众可以说话、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引起公众质疑的是:第一,计生委因公出国费用比例高。在计生委的“三公”账本中,2010年的实际花销、2011年的预算数都逼近500万元,超过“三公经费”总额的五成。网友带有讽刺意味地说:“中科院出国费用高或许是为了考察高科技,商务部出国多是为谈生意,计生委花那么多钱出国是做什么?难道是出国学习先进的避孕技术?”

中国科学院高额的公务接待费用以及过亿的出国费用,在众多部委中“鹤立鸡群”,网友质疑“为何特别高?”

教育部7月8日公布“三公”账本时,没有公布2010年预算。7月11日在媒体采访中补充公布了:“2010年教育部‘三公经费’实际开支少于当年预算,2011年预算数也少于2010年预算数。”

“从理性来说,人民不是不让政府花钱,只要花得合理就行了。举个例子来说,不是不让警察买奔驰,而是你买奔驰要抓小偷,不能用来泡小蜜。所以,实际上买奔驰不是问题,只要真正需要,人大也真正履行职责、审核通过预算了,就可以买。”舒可心说。

截至记者发稿时止,仍有40个中央部门尚未公布“三公”经费。

本报北京7月21日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