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和学者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国内可望加大全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建设,同时创设一系列市场机制,把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实现经济结构的高效率调整。
聚焦 1 保障制度:结构调整的社会基础
“优化经济结构,必须通过相应的制度建立和健全去完成。从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报告看,中央已经表达了进行制度改革的愿望和决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李向阳表示。
李向阳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消费被再次强调。如果要降低投资对G D P的拉动,转而以消费带动整体的经济结构转型,就涉及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问题。现阶段生产要素价格很不合理,造成了居民收入占G D P比重连年下滑的局面。而事实上,国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补贴,但受益者并不是普通百姓,而是企业。这样就造成居民消费能力低下,无法形成长久有效的消费。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出现“三低现象”:一是劳动者收入在G N I(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低;二是劳动者报酬增长持续慢于经济增长,其占G D P比重不断下降;三是劳动要素在企业内部分配中的比重低。从1998年到2005年,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平均增长30.5%,劳动力报酬年均仅增长9.9%。
专家和学者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是要建立健全合理的生产要素价格制度,不能使国家继续为企业“埋单”;其次,要在保证民生的前提下,建立市场化的劳动和收入制度,以促进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最后还应从根本上确立更为合理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制度,以促进消费的持久和健康,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顺利、平稳、高效、优质地进行。
经济学家华生也表示,从制度安排入手优化经济结构,首先是大结构,也就是要调整投资、消费、出口三者的比例。他说,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当中提高消费的比重,这是最重要的。“要调这个结构,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很多措施,包括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加快城镇化步伐等。”华生说。
统计数据显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表现出非一致性。就业与经济增长不同步体现为,就业增长率明显低于G D P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逐年下降。就业弹性由“九五”期间的0 .14下降到“十五”期间的0.12,2008年为0.08,即G D 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仅能带动80万人就业。
专家和学者们表示,虽然我们也相继出台与民生相关的就业、社保、住房、医疗政策等社会建设政策,但是与“保增长”而迅速推出的4万亿元投资的力度相比,我国对于公共服务和社会建设的投资,财政投入和支出力度仍显不够。因此,如何加大对社会建设的投资,特别是要发挥财政资金在公共服务领域“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社会基础。
聚焦 2 市场制度:以经济手段优化资源配置
“此次会议提出要更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际上就是要创设一系列市场制度来支持和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学家华生表示。
专家和学者表示,产能过剩等产业结构的调整最重要的是进行能源资源税费价格的改革,即从经济制度入手,从价格、财政税收等方面进行制度完善和改革,使得资源的占用、消耗都能体现在价格里面。“这样,那些落后的产能才能得到有效压缩,所以才要从制度安排的角度解决产能落后问题。”华生表示。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长久也表示,需要通过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来显示限制或鼓励的意图。比如,过去资源税一直没有征收,其产品价格并没有反应对资源的破坏或保护,这样就不能很好给一些产业提供正确的信号。
李长久说,对于新兴产业而言,国家应更多地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方面体现其扶持的意图,而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就有效,这也就是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后恐怕需要更多这样的政策来扶持风电、太阳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为了推动能源和环境技术发展,在两个方面采取了有力的制度建设。一是限制性制度,规定改建房屋时有义务循环利用所有的建筑材料。二是鼓励性制度,对家庭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提供补助。
在我国,目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还不完全具备与常规能源进行竞争的能力。以风力发电为例,尽管“九五”期间风电场建设平均单位投资已由10000元/千瓦至10500元/千瓦下降到8000元/千瓦至8500元/千瓦,但上网电价(含增值税)平均水平仍然在0.60元/千瓦至0.70元/千瓦时之间,远高于常规能源发电成本。所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投资、税收、价格、财政等方面的激励政策。
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等机构的一份报告建议,对发展新兴产业,要研究制定企业研发和生产阶段的财税鼓励政策,对企业关键技术研发给予财政扶持,对节能与新能源行业的生产给予减税支持,以提高企业研发和生产节能与新能源产品的积极性。
另外,在国家层面要建立发展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对有关循环经济项目实行投资倾斜;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收费制度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
同时,在消费环节要研究制定更加有力、有效的消费税政策和财政政策。要让消费税回归消费环节,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型产品。
聚焦 3 调控制度:抑制过度重复建设
专家和学者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全球范围看,有关国家在发展新产业和抑制产能过剩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这一原则同样适合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多晶硅行业面临总量规模明显过剩、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未来要通过严格产业市场准入、强化环境监管、严格项目审批管理、实行问责制等,通过采用经济、行政等手段,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势头。”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表示。
据了解,2008年我国多晶硅产能约2万吨,当年产量0.4万吨,在建产能多达8万吨,产能出现较明显的过剩现象。
为进一步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有关部门一方面严格市场准入和提高门槛,另一方面将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表示,目前工信部已经制定并与相关部门会签了《平板玻璃行业准入公告暂行管理办法》,办法将于近日下发。此外正在制定的《水泥行业准入条件》正在征求部门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工业的布局、规模、工艺装备水平、产品质量、节能降耗以及安全卫生等方面。
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工信部预计,2009年将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10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1600万吨,严禁各地借等量淘汰落后之名,避开监管审批建设新钢铁项目。同时要抓紧制定未来三年内淘汰落后水泥和平板玻璃时间表。
近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在抑制产能过剩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政策措施已经收到效果。1至10月,钢铁行业累计实现利润375.85亿元,玻璃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0%,1至8月水泥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3.2%,均体现出整体向好的运行态势。
贾银松则提醒,钢铁产能过剩现象明年可能重新出现。今年在国家扩内需的情况下,钢铁产能实现了10%的增长,如果说明年的市场没有更大的好转,钢铁产能过剩仍将明显起来。
资料显示,从产能利用率来看,目前我国钢铁、水泥和平板玻璃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5 .8%、75.3%和96.8%,分别比全球平均水平低2.4、0.4和1.5个百分点。
熊必琳表示,国家发改委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做好水泥、平板玻璃建设项目清理工作。“尽快抑制产能过剩,对于保增长和调结构的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
“就钢铁行业而言,2005年制定政策到现在确实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整。新的钢铁产业政策调整基础工作已经几近完成。正在等待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复,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保证,这其中就包括节能减排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当然产业的发展也要符合整个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布局。”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
在做好市场准入的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产能压力,专家认为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建立行业市场供需信息的收集及预警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指出,对政府而言,最重要的是发布信息,提供及时充分的信息。因为对于单个生产者来说,对整体产能是过剩还是不足很难判断。因此政府以后应着力完善这方面的职能,提示相关行业已经具备多少产能,还有哪些企业正在投产,最后的决定要由企业做。
据了解,我国将强化产能过剩行业市场供需信息的收集及预警机制。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后国家发改委每月都将对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情况作出专门报告。(记者方家喜 实习记者侯云龙 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