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008中国海外学子辽宁(大连)创业周开幕。
本届创业周盛况空前,600多名留学人员、30个海外留学人员及华人学术团体携带700多个高科技项目应邀参会,共签订意向合同202项,合同金额14.5亿元。通过搭建“项目对接”、“人才对接”、“资本对接”、“信息交流”四大功能服务平台,创业周“吸引海外学子归国创业,助推辽宁沿海经济带快速发展”主题更加突出,效果更加明显。
此前,创业周在大连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共吸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人次海外学子参会,2000多位海外学子携带资金或技术归国创业,吸引200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在国内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迅速转化,目前已有500多个项目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产值200多亿元。
“孔雀”缘何“东北飞”
面对滚涌而来的海归大连创业潮,有人也曾心存疑问:论开放程度和地域优势,大连不及广州、上海;论科技含量和诱人环境,大连难与北京中关村相媲美,缘何受到留学人员如此青睐?
“扶持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要有远大的目标,过硬的措施。”大连市市长夏德仁一语道破“天机”。
大连有着日趋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优势。近年来先后颁布实施了《大连市关于软件高级人才若干规定》、《大连高新区鼓励海外人才创业资助暂行办法》、《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鼓励专利申请的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建立起固定的海外人才吸引机构,制定专门规划,设立专门的海外人才发展基金,每年支出2亿多元,在海外学子创业启动、融资担保和服务支持等方面给予立体化“保姆式”服务和支持。“出国有人管、回国没人问”的尴尬在这里已不复存在。
本届创业周开幕当天发布的《大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吸引海外学子尖端人才归国创业工程的实施方案》,可谓力度空前。“海创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计划引进50位海外学子尖端人才到大连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并将通过资金政策体系、环境配套体系和平台服务体系等为其提供创业支持,包括一次性给予创业企业2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给予不低于200万元的创业投资;需要贷款的给予不低于200万元的资金担保,同时给予年利息额50%的贷款贴息;需要进行小规模生产的,可优惠获得不低于1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在生活配套方面,为海外学子尖端人才提供三年免租金不低于100平方米的生活公寓。
去年在海外学子创业园创办了大连蓝德奥科技有限公司的易翠林,1997年留学德国。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跟随同样在德国留学的丈夫来到大连。“经过和相关部门的接触,我发现,大连很适合投资和创业。”于是,她在大连创办了一家公司。“我打算把国内的几个分公司合并到大连,以后长期在大连发展。市政府最新发布的扶持政策,更加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鼓励创新,容忍失败”
莘莘学子纷纷归国选择到大连创业,还在于大连宽广的胸怀令他们为之所动。
这是一群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优秀海外学子。“如果没有海外学子创业周提供的这个平台,作为一名刚刚完成学业的海外学子,我怎能有机会和市领导对话。”在9月24日下午举行的市领导与海外学子代表座谈会上,刚刚在日本完成MBA学业的任育倩动情地说。
市领导与海外学子座谈,是创业周固有的“保留节目”。几年来,市领导再忙也一定要抽出专门时间与从世界各地会聚大连的学子交流、沟通,倾听他们渴望归国创业的心声,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感动之余,学子们纷纷讲述了回国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国内其他城市对海外学子归国创业提供的环境、政策与大连的区别,并坦诚地为大连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夏德仁代表大连市委、市政府寄语广大海外学子:大连有志于打造一个适合海外归国人员创业的鼓励竞争、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宽松环境,在政策、体制上给予支持,“为大家打造一个硅谷一样的创业、创新环境”。
坦荡的襟怀,宽慰着海归学子的心,更使大连对留学人员别具魅力。有数字显示,从2001年到2007年,到大连高新区创业和就业的人才每年以25%的速度快速递增。同时,留学人员则在国外广泛宣传推介大连。这个“双赢”的效果,正是大连人的期待。
祖国给我一个“支点”
每逢举办创业周,总会吸引漂泊海外的学子们应者如云。2004年创业周上,一位海归学子忙碌地穿梭于各场展会,不停地做着记录,认真考察当地产业环境和投资环境,并作出了一个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到大连高新区创业。他,就是1994年留学日本的高泗玉。
2005年5月,高泗玉放弃年薪50万元人民币的公司高管职位,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创业梦想举家回国,创办了大连进丰机电有限公司。“无论你飞得多高多远,回家总是快乐的!”此言表达了许多海外学子的心迹。
然而,曾几何时,留学人员虽然心系祖国、思念家乡、学有所长,但因在国内找不到理想的合作伙伴,只能空怀绝技滞留国外;有的不缺项目和资金,却因办理各种手续十分繁琐而暂时放弃回国打算……
大连力图通过消除上述种种羁绊,为海归人员创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以创业周主渠道为牵引,大连努力构筑多层次的海归创业功能服务平台,包括建设人才服务大厦,成立海创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加强人才储备;开展契约式服务,建立全国第一个无行政收费区;开设权威网站,实现网上项目对接等。大连海外学子创业园10年间从4万平方米发展到10万平方米,建设了30万平方米的软件和服务外包、生活医药、动漫游戏等9个专业孵化器,提供场地、资金、中介、市场、信息、培训、技术、税收等十大服务全方位支持留学人员创业。
加拿大海归叶庆炜博士,潜心研究的单克隆抗体技术被加拿大列为政府重点支持项目。参加了2004年创业周后,叶庆炜毅然决定带着自己的成果回国创办大连亚维药业有限公司,不到一年就成功研制出被世界誉为“生物导弹”的新药,开辟了国际单克隆抗体应用的新领域。在大连,像叶庆炜博士这样的“重量级”领军人物还有很多。他们自主研发的项目和产品在辽宁、全国乃至国际同类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的创新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大连人经过10年的努力,使一个潜力无边、大有作为、足以让留学人员展示才华的舞台正在呈现。
即便如此,在大连业内人士看来,吸引海外学子归国创业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连续参与承办了几届创业周的大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邢战坤表示,大连将通过认真落实兑现已经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完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政策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职能;创新行政服务工作机制,提供更加快捷、优质和高效的服务等途径,妥善解决制约海外学子归国创业的瓶颈问题。据透露,为加速推进“海创工程”实施,为更多的海外学子提供一个理想的创业报国“乐园”,大连市已先期出资两亿元,设立了“大连市吸引海外学子尖端人才归国创业专项资金”;10万平方米的海外学子创业园二期工程以及5万平方米的海外学子公寓建设业已启动…… (赵卫中 吕东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