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2011-03-10 10:17:07
香港有线中国旅游与经济台记者: 我首先想提问的是冯委员,我想延续您上一个问题,因为刚才您提到过,您认为我们文化行业、文化产业不能是靠打造的,不能搞突击,是要有一个长时间的积淀和积累,是需要去涵养的。我们国家发改委有关报告中也指出,我们要重视文化项目的创新,同时也要推进这些重大文化项目的建设和产品的创新。我想问,一个是产品的创新,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建设,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2011-03-10 10:17:37
香港有线中国旅游与经济台记者: 另外一个请问姜昆委员,您是一个经常把欢笑能够带给朋友们的人,您的相声,包括您的文艺作品大家也非常喜欢。我们想问您,您认为您的幸福指数有多少,您怎么看待文化行业,好的文艺作品对我们幸福感提升中所起到的作用?谢谢。
2011-03-10 10:18:34
冯骥才: 我觉得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有一点很重要,对于文化产业我需要补充一点,我看了很多文件,我们的政府从来没有提过“文化产业化”这个词。后来文化部的部长蔡武同志专门对新华社的记者讲过一次,说文化部从来没有讲过“文化产业化”这个词,这是一个思潮,但是这个思潮毒害甚深,它阻碍文化的发展。
2011-03-10 10:19:18
冯骥才: 我们这次政协委员,在这次两会里特别强烈地发出这样的声音,想制止这样一个有害文化发展的思潮。刚才你说文化建设最关键的是什么,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应该多依靠“全家”。
2011-03-10 10:20:45
冯骥才: 因为人文的知识分子在一个国家的建设中应该有一个重要的地位,我们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我们在冲破文化大革命当时的思想禁锢,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那个社会的巨大转型中,知识分子当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因为写商会文学走向文坛。
2011-03-10 10:21:20
冯骥才: 那一批作家当时满怀激情,那时候在北京更多的会议,当时对“两个凡是”、“思想是检验实践的真理”的大讨论,是“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浪潮”,那是有人文知识分子参与、一个充满激情和思辨的浪潮。
2011-03-10 10:23:14
冯骥才: 我们改革开放很难一开始起步,人文知识分子就对社会有巨大的贡献,但是当整个社会转向以经济为中心的时候,知识分子就弱下来了,我觉得更多的应该让人文知识分子来参与。如果人文知识分子的声音强硬的话,我们就不会出现660个城市都“千城一面”文化的悲剧,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把自己几百个千姿万态的城市都变成一个模样。
2011-03-10 10:23:27
冯骥才: 当然我更忧患的是我们下一轮农村的变化。这里非常重要的是要依靠我们的知识分子,因为我们的知识分子,我们的文化人,我们的艺术家背靠着五千年的文化。中国是东方的书香门第,文化的珠穆朗玛峰就在我们中国。
2011-03-10 10:25:21
冯骥才: 人文的知识分子最知道我们五千年的精华是什么,也知道什么是我们文化的真正繁荣。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依靠我们文化界的知识分子,让他们参与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2011-03-10 10:25:46
冯骥才: 因为我也是姜昆的粉丝,刚才那位记者提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所以现在就该让姜昆说了。
2011-03-10 10:26:05
姜昆: 这位记者提到了文化创新、文化创意,包括一些新作品。我补充冯老师说的,产业的问题我老觉得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曾有很多人跟我讲过,说你们是创意产业。
2011-03-10 10:26:21
姜昆: 创意产业是什么?舞台上,原来都是“舞美”是布景,比如这边可以画一个画,那边出一个幻灯,但现在改成LED了,LED就不用画了,要画就在电脑上画。一开始是大屏幕,后来给切割了,这里是一个方块,这儿是一个三角,有的可以在顶部,有的在底部,就就形成了一个产业。从此舞美的那个队伍可能萎缩了,做LED的人特高兴,什么都有,他的人也多了,利益也多了,由此而产生了一个产业链。
2011-03-10 10:27:18
姜昆: 这个产业链有搞创作的,舞美设计的在电脑上设计,把人弄到电脑上去,电脑又把脑袋弄下来,换身子,形成这样一个庞大的队伍,这个可能是文化产业,或者创意产业所引起来在产业结构上的变化。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2011-03-10 10:27:49
尹力: 讲得太好了。
2011-03-10 10:28:13
姜昆: 尹力说我讲的太好了。尹力说真正的产业是在我们这儿开始的。电影厂一开始的时候不叫电影厂,叫“车间”。他说我们这儿就是产业,你别给我们往别的地方弄,他说我们一开始就是这样定的。
2011-03-10 10:28:32
姜昆: 关于我的幸福指数的问题,我也感到特奇怪。我说干嘛今天老问我幸福指数,我参加政协二十多年了,也从来没问过幸福指数。这就是说现在人们的日子过好了以后,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你是不是日子过好了以后,还有不满意的地方?
2011-03-10 10:29:01
姜昆: 我说人是在比较当中生存的,我经常到全国各地去演出,我尤其到了那些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我觉得人家的幸福指数比我们高得多,尤其比大城市高得多。你看那些老人晚上在广场里,灯光和喷泉都有。各方面也有福利,比如有些地方老年人坐车不花钱。
2011-03-10 10:29:39
姜昆: 我说我呢?他说你能啊,你快到了那个年龄了。我觉得,不管他们从文化建设也好,从物质享受的方面,幸福指数是特别高的。
2011-03-10 10:29:57
姜昆: 如果你问姜昆你幸福不幸福?我说这个节目我写好了就幸福,写不好就不幸福。毕竟这么多年活跃在舞台上,逐渐也感觉着离着时代比较远,真正好作品还是出在年轻人的手里。
2011-03-10 10:30:44
姜昆: 我跑到大学里去,听他们讲相声,人家大伙儿呵呵乐,我就跟外国人似的,就不乐。我就不知道乐什么,人家就在说人家是在说“大长今”。但是我没看过,我就不知道。后来人家一说“小强”,我说“小强”是什么?他说“小强”就是蟑螂。我就又不知道了,把我弄得晕头转向。
2011-03-10 10:31:01
姜昆: 所以出现了好的艺术作品,大家高兴,让大家喜悦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如果距离时代远了,有时候我觉得我挺不幸的,我怎么好像都不知道了。所以还是应该好好学习,好好增加自己的幸福指数。
2011-03-10 10:31:13
冯骥才: 我觉得姜昆没有什么幸福指数。第一,北京老堵车,各种应酬,天天安排,手机短信没完没了,安排晚上这顿饭在哪吃,天天推这个又推那个。没完没了的给人签名,如果哪段相声不逗人笑就捱骂。他给人那么多的笑容,没有人给他笑容,所以没有什么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