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谈文化建设”记者会/实录

2011年03月10日15:1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政协 委员 文化建设 记者会

中国网: 3月10日10时,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主题是“政协委员谈文化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姜昆、吕章申、龙瑞、尹力、韩红出席并答记者提问。敬请广大网友关注!

2011-03-10 09:29:32

中国网: 本场记者会的主持人是政协大会秘书处新闻组组长、两会新闻中心副主任唐惠秋。

2011-03-10 09:47:50

中国网: 各位政协委员开始入场就座。

2011-03-10 09:56:24

主持人、政协大会秘书处新闻组组长、两会新闻中心副主任 唐惠秋: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主题是“政协委员谈文化建设”。

2011-03-10 09:56:38

唐惠秋: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六位全国政协委员与大家交流并回答记者的提问,下面我简要向各位记者朋友介绍一下出席今天记者会的委员情况:

2011-03-10 09:58:08

唐惠秋: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先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姜昆先生;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龙瑞先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一级导演尹力先生;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全国青联常委韩红女士。

2011-03-10 09:58:38

唐惠秋: 本次记者会时间约1小时,请记者提问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今天的记者会不提供翻译,请在座的外国记者尽量用汉语提问。下面开始提问。

2011-03-10 09:59:35

中国文化报记者: 各位委员上午好,今天我的问题涉及到“幸福感”,今年两会“幸福感”成为了热议的焦点。目前涉及的范围大多集中在物质方面,那么在精神领域,我们的文化、艺术应该怎样给老百姓带来“幸福感”呢?另外我们的票房收入是越来越高了,文艺演出也越来越多了,但是很多观众反映,能滋润他们心灵的内容越来越少了,请各位委员谈谈自己的想法。谢谢。

2011-03-10 10:00:10

冯骥才: 很高兴跟各位记者见面,在两会期间跟很多记者都交谈过。关于幸福感的问题,其实我也在思考。两会文艺界的演员毫无疑问是关心国计民生,关心老百姓的幸福感,但是人的幸福是立体的、多方面的,有物质的幸福,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2011-03-10 10:01:01

冯骥才: 过去我们生活比较困难,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极大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迅速提高,我们享受了越来越多的充裕的物质生活。但是下面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精神,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现在富起来了,而且是迅速的富起来了,我们有信心越来越富,但是富到哪儿去是一个大问题。

2011-03-10 10:01:57

冯骥才: 这就给我们文化提出了一个问题,文化要承担什么责任。文化要承担的责任就是使人们精神幸福,就是让人们充分享受一种社会文化。所谓文化,最终还是享受社会文明,文明的社会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心灵的东西,还要享受非常好的艺术作品,有创新的、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我们现在经常提到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我觉得精神的标准就是这样的标准。

2011-03-10 10:02:50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今天我们谈到的主题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这两年“艺考热”也成为了议论的热点。我们看到在艺术、教育不断普及的情况下,“艺考热”以及整个艺术人才培养在创新方面还有哪些需要突破,或者说在人才体制培养上各位委员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2011-03-10 10:04:18

龙瑞: 文化建设,特别是艺术繁荣,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培养的问题。新时期就需要有新时期和文化相适应的尖端人才。

2011-03-10 10:06:42

龙瑞: 作为国家画院来说,就非常着重对人才的培养。培养人才是多方面的,一是要善于从方方面面选拔和提升有这方面能力的创作人员。另一方面,还要选择对当前文化发展有全方位关照和思考的人员,另外也要建立人才选拔的机制。也可以突破原有的人才选拔方面的规章制度。可以说,只要是好的艺术家,应该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精神。

2011-03-10 10:07:09

湖南电视台记者: 请问冯委员,今天我们动不动就听到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化这样一些词语,您会不会担心有文化被产业化的问题出现?怎么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和广大文艺创作者来分享一个心得或者一句话的话,您会选择什么样的心得来分享?

2011-03-10 10:08:14

冯骥才: 我觉得文化产业这些年来在整个国家的文化领域是里是一个关键词,大家很关注文化产业,国家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需要思辨。

2011-03-10 10:09:23

冯骥才: 我昨天在一个会上谈一个观点,多年以前文化界提出了一个概念,是费孝通先生提的,叫“文化自觉”,提出来以后慢慢就转化为政府和国家的一些思考,近些年来国家对文化的思考越来越深入了,我觉得国家的“文化自觉”开始树立起来了。

2011-03-10 10:09:56

冯骥才: 我特别注意这两届政府的工作报告里有这么几句话,去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温总理讲了一句话,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今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里谈到“文化”的第一句话说“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我觉得说到了文化的本质,国家的文化自觉是非常重要的。

2011-03-10 10:12:03

冯骥才: 但是只有国家的文化自觉是不够的,国家的文化自觉必须转化成全民的文化自觉,这样我们国家的文化才有希望,社会的文明才能进步。由国家的文化自觉转为全民的文化自觉,我认为现在的社会有两个思潮性的障碍,一个障碍就是文化的政绩化,还有一个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必须进入官员的政绩他才重视,否则他就没有兴趣。如果谁有兴趣,我会延伸讲。

2011-03-10 10:13:27

冯骥才: 文化产业是一个名词,是从20世纪初美国开始兴起的,有一个非常确切的概念,就是工业生产的模式,也就是说是可以成批生产的。面对大众消费对象,有一个层面,一种服务性的和经营性的行业是文化产业,这个产业我们过去没有,它是一个现代产业,我们在国家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过去没有,我们现在有,我们还要大力的发展,这是没有问题的。

2011-03-10 10:14:26

冯骥才: 但是文化产业需要科学的发展,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还是回到原点上,思辨文化产业的问题,现在出现另外一个词,我觉得非常荒谬,就是文化产业化。

2011-03-10 10:14:55

冯骥才: “文化产业”是一个名词,它有确定的、特定的内含,它有特定的标准、特定的本质。“文化产业化”是一个动词,因为有些文化是不能产业化的,因为文化是精神性的,精神性的东西就没法产业化。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一个词就是“打造”,因为只有产业才能打造,文化怎么能打造呢?精神的东西怎么能打造呢?你说唐诗能打造吗?你说爱情能打造吗?我说我和我老婆用五年的时间打造一个爱情,怎么能打造呢?

2011-03-10 10:15:37

冯骥才: 文化产业化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使文化的产业超越它的界限,把不能产业化的文化产业化,一旦产业化了就必须按照商业规律来操作,它必须来追求商业的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你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你反过来一定要伤害文化的追求,甚至于你伤害了文化的原则。

2011-03-10 10:16:02

冯骥才: 所以我需要特别强调一个词,就像前几年我们犯过的错误一样,医疗的产业化和教育的产业化的错误,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文化产业化”是一个贬义词,如果哪个地方说,我们这儿文化产业化了,那个地方的文化一定会出问题。这是我对文化产业化的看法。

2011-03-10 10:16:41

冯骥才: 关于第二个问题,现在我们的社会确实比较浮躁,浮躁的原因跟整个社会的拜金主义分不开,也跟官员的政绩化分不开。我觉得官员的政绩化体现了官员的价值观,官员的价值观是最容易影响全社会的,如果官员做的一切事情都跟政绩挂钩,这个社会一定会浮躁起来。

2011-03-10 10:16:55

冯骥才: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文化人,我们的艺术家,一是创作要冷静,二是还要沉在你的艺术里面。我们首先要冷静地思考,文化人永远有文化的良心。还有我们的创作者要潜下心来,我们沉到艺术里,我们在艺术里拿不出东西来。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