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名列宜居城市榜首
水质、大医院就诊、健身设施、邻里关系等指标最受关注
本报记者 田野
交通拥堵、房价疯涨、环境污染……如今,在大中城市居住的人,对这些问题都有“切肤之痛”,不难发现,老百姓渐渐把“宜居城市”挂在了嘴边。12月3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了“2007零点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厦门名列榜首。与各城市纷纷打造“宜居”这张名片相比,老百姓其实更关注什么样的城市能健康、舒适地生活。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环境、社会学家以及调查问卷的设计者,请他们为这次“宜居城市”的评比做出健康解读。
中小城市排名靠前
据了解,“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调查迄今已进行了3年,主要集中于公众对居住空间、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评价。本年度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39个城市的近4300名常住居民进行的调查显示,2007年中国居民对城市总体宜居水平的评价为65分,较去年小幅提升近4分。中小城市仍在宜居榜上占主要位置,厦门、杭州、上海、深圳、宁波、青岛名列排行榜的前六名。北京也从去年的第19位提升到今年的第11位。
百姓关注点有两大变化
那么,与前两年的调查相比,本次调查有何变化趋势呢?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副总裁吴垠博士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宜居”就是讲究人性、适宜居住,这个概念是以健康为大方向的。2005年,在公众眼中,“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净无污染”和“空气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适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标。今年则有所变化。其一,居民对环境的关注半径逐渐扩大,以前人们只在意自己的居住环境是否整洁,而今年则更关注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比如城市饮用水、大气污染等。其二,对“宜居”的要求从物质层面逐渐向精神层面转移,以前关心“有没有”,现在则关心“好不好”,比如更关心邻里关系是否和谐,社区服务是否跟得上等。
专家解读四大健康问题
在吴垠看来,“宜居城市调查”凸显了以下四大健康问题:
环境健康。吴垠称,连续比较三年的研究数据,城市空气质量和绿化面积的改观最为突出,光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这几个环境“杀手”也较前两年有所缓解。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公众眼中,目前最紧迫的是居民饮水质量问题。中国环境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表示,这与上半年“三湖”频繁发生的水藻暴发事件不无关系。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非常缓慢,不是一朝一夕的,之前专家对此的关注度并不高,一旦暴发,才引起公众的恐慌。另外,我国自来水卫生安全标准要求偏低,我国城市自来水水质明显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截至2007年7月1日,此前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一直沿用的是1985年发布的标准。此外,空气污染、噪声污染问题虽然有所改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生理健康。百姓仍存在“大医院情结”,对社区医院的信任度不是特别高,认为去医院看病不只看硬件,更要看医生的水平。调查显示,只有44%的受访者到社区医院就诊过;居民对社区医院最大的两项需求是:上门服务和卖平价处方药。潘小川说,大部分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确实有差距,老百姓想着“保命”,宁可多花时间、金钱,也无可厚非。因此,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加强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培训、与大医院进行“联姻”等。
另外,居住密度过大和缺乏体育健身设施两项指标仍处于及格水平以下,这是影响社区居民宜居感受的最主要因素。潘小川说,前些年,人们总把健康寄希望于医疗、保健品、补品,平时不注意健身锻炼,现在能够有锻炼的意识是可喜现象。
社会健康。北京等大城市“落榜”的原因之一是过于拥挤。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表示,目前城市居民出行基本能做到“以车代步”,但便利性并没有带来高效率。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搭乘公共汽车上班,单程平均需要40分钟,很多人对此抱怨连连。此外,人多拥挤也使居民对绿地等环境资源的占有率小,疾病传播速度变快,让生活质量降低。
心理健康。调查显示,老百姓开始注重邻里关系,但现状并不乐观,尤其在大城市,人际关系逐渐变得冷漠,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的邻居是谁,不少居民是通过自家的小孩或老人才与邻居结识。夏学銮说,很多社区设有会馆方便邻里沟通,但这远远不够,建议以社区为单位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武汉某社区就采用“百家宴”的形式,各家把拿手好菜共同分享,增进邻里间的交流。▲
《生命时报》 (2007-12-11 第0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