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奶协副秘书长引发的对乳业新国标中的《生乳》标准的争议,最终引起卫生部门的重视。昨日,国家卫生部召开发布会,对新标准通过后“中国原奶质量标准全世界最低”的讲法首度给出回应。
业内质疑新国标“倒退”
日前,业内广泛讨论,在3月出台的乳业新国标是否倒退25年。争议焦点之一在于,从数值上看今年6月实施的乳业新国标中,乳蛋白含量低于1986年的旧生乳国标。新标准中,乳蛋白含量设定为2.8%,但1986年的旧生乳国标为2.95%。
卫生部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在专家组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置蛋白质指标为大于等于2.80g/100g,基于多方面考虑。首先我国目前奶牛饲养中粗饲料结构单一、优质饲草饲喂率低,因此生乳蛋白质含量也相对较低。
其次,我国绝大部分奶牛在5~9月份进入泌乳高峰期,这个季节天气炎热,两个因素的叠加影响导致夏季生乳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季节。
第三,来源于健康奶畜的、蛋白质含量低于2.95 g/100g的常乳是客观存在的。声明最后说,从调查情况看,荷斯坦牛奶蛋白质含量主要分布在2.8~3.4g/100g之间,新标准便于质量安全监管的顺利实施。
菌落总数标准放松
另一备受争议的新改动来自菌落总数。新国标生乳菌落总数从2003年每毫升50万改为了200万。卫生部的声明对此解释,目前我国奶牛小规模散养比例较高,这种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养殖水平低造成生鲜乳菌落总数相对较高。
“当前,《生乳》国家标准设置菌落总数的指标是符合我国发展实际,能够保护大量中小规模奶农的利益,维护我国奶业稳定发展。”声明说,鼓励企业在生乳收购中设置菌落总数分级收购标准,引导奶农标准化规模养殖,不断提高养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