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全文)

2009年05月28日11:2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区域金融,区域金融报告,区域金融运行报告,金融运行,金融报告

第一部分 区域金融运行情况

2008年,全国各地区金融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各地区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金融改革加快推进,融资总量继续增长,地区间金融发展更趋协调,金融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各地区银行业

2008年,全国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保持稳步发展,从业人员略有增加,资产规模增长较快。2008年年末,全国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数18.7万个,从业人员273万人,资产总额①58.2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分地区看,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数、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在全国占比最高(见表1),广东、北京和上海银行业合计资产总额在全国占比为31.8%;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银行业资产总额分别增长27.9%、32.6%和22.2%。

外资银行加快发展,资产规模继续增长。2008年年末,全国共有23个省市有外资银行入驻,较上年增加8个;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95.5%的外资银行资产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外资银行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加,重庆、四川和辽宁是外资银行进入的主要地区。

农村金融机构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顺利,农村合作银行加快组建。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地区分布看,47.8%的法人机构集中在西部地区,51.4%的资产分布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按省平均营业网点最多。在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取得较快发展。年末,包括小额贷款公司、

①全国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各地区金融机构汇总数据不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金融机构总部的相关数据。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2008年末银行业资产总额为62.4万亿元。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在内的全国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共计291家,开始成为各地区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一)各地区存款增加较多,储蓄存款增长加快,存款定期化态势明显

2008年,各地区本外币存款较上年均有较快增长。2008年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27.9万亿元、7万亿元、7.8万亿元和3.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8%,22.2%,25.6%和18.6%,增速较上年分别提高4.6个、7.5个、8.9个和8.9个百分点(见图1)。

1

各地区居民储蓄存款增速加快,企业存款增速放缓。2008年,资本市场震荡回落,基金、理财产品风险加大,居民投资意愿下降,各地区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长。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增速同比分别提高21.4个、15.4个、18.4个和21.1个百分点(见表2)。2008年下半年受经济增速减缓、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资金周转相对放缓、存货资金占用增加以及经营效益下降等因素综合影响,各地区企业存款增速回落。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企业存款增速同比分别下降9.2个、4.1个、4.4个和11.6个百分点。

注:各地区金融机构汇总数据不包括各商业银行总行直存直贷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

各地区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的定期化态势较为明显。2008年,微观经济主体更加注重资金安全性和低风险收益,在新增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定期存款占比分别为80.4%、66.4%、57.4%和82.1%,同比分别提高47.8个、39.4个、40.2个和60.8个百分点。

外汇存款余额有所增加。2008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预期相对平稳,微观经济主体持有外汇意愿有所增强。分地区看,年末,东部、中部和西部外汇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分别增加89.7亿美元、5.5亿美元和4.8亿美元,东北地区外汇存款余额减少5.4亿美元。东部地区经济外向程度较高,外币存款在本外币各项存款中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从各地区银行体系资金来源结构看,居民储蓄存款比重上升而企业存款比重下降。从资金来源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本外币存款余额在全国的占比为60.3%,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见表3、表4)。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