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百亿基金时代的到来,公募基金资产管理模式正面临着一次重大转折:即从传统的“股票投资”转向“组合管理”。
南方基金去年四月率先推动“股票投资”向“组合管理”的转折,成就了其在大型股票基金管理上的不俗“战绩”。为说明组合管理模式,南方基金执行总监许荣给记者打了这样一个比方,一只基金相当于一部车,基金经理的作用更像一个司机,其关键作用是让这部车稳健快速行驶起来,但是行走的道路是由投资决策委员会来决定的,行业配置和优势个股这些油料则是研究员来提供的,彼此分工非常明确。“我们积极加强各个环节的协作,为基金经理提供一个投资运作的整体框架。投研团队采取这种精细化的分工合作,将把个人情绪化的因素降到最低从而控制投资风险。”
精细分工带来核心竞争力
记者:如何看待公募基金资产管理模式的变革?
许荣:伴随规模的迅速增长,国内基金行业将加速向“组合管理”的投研体系迈进。公募基金行业必然经历两个重要转折:一个是从“股票交易”转向“股票投资”,行业发展初期,基金如同一般投资者一样忙于每日股票买进卖出,而近几年基金开始重视上市公司的真实盈利水平、盈利模式、竞争优势、管理能力等,向“股票投资”转变。更重要的是第二个转折,即从“股票投资”转向“组合管理”。对于公募基金,在投资比例、产品契约等限制下,必须基于对宏观经济运行、上下游行业运行态势与利益分配、市场外生因素的综合深入研究,以最低的风险来构建并管理组合,这样才能为持有人创造长期稳健持续的业绩回报。但这种向“组合管理”转变,对于基金投研体系具有更大并且是全方位的挑战。就像巴菲特说的,堆积“优质股票”要比合理管理“优质股票”简单得多。
记者:2007年南方资产管理规模超过千亿,这是一个全新考验。南方在运营管理和投资策略方面是否作了相应的调整?
许荣: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南方基金过去一年多一直致力于向“组合管理”投研体系加速迈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我们从整个公司的层面上实行行业配置的策略,以规避某只基金在行业选择方面出现较大偏差时所带来的风险。
管理上,强调分工明确、团队投资。分工明确的好处在于,每个人都可以专职于自己的工作,避免个人行为造成的不利影响。每个人都有弱点,不同的人在投资时都会产生不同的错误,而团队作战时,我们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和优势,让他们负责不同环节,只要他们能胜任这一具体工作并且专注于这一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个人错误带来的风险。还有,个人投资者更容易受干扰,比如,一个人在准备交易时,突然听到旁边有人提出相反建议,他就会犹豫甚至完全改变看法,而机构投资者几乎不受类似干扰。
分工明确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它强化了投资流程和专业职能,比如研究人员负责行业和个股的研究,而基金经理负责促进整个团队的互动及市场时机的把握,这使我们不会过分强调某一个环节的重要性而忽略另一个环节。
团队中每个人都同等重要
记者:你怎么看待基金经理这个职业?
许荣:基金经理只是一个职业。尽管当前金融行业专业顶级人才匮乏,使这个职业镀了一层金,但它终究还是一份有具体职能的工作。而投资是一个需要整个团队遵循专业流程才能够做好的事情,没有必要过分强调基金经理个人的作用。尤其是从公募基金的角度看,基金经理只是团队投资过程中能够发挥效力的一环,有着自己应该承担的工作任务。
可以理解,哪一个年轻的基金经理不希望自己成为彼得·林奇那样的闪亮之星呢?他们才华横溢,希望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内有所建树,这无可厚非,但对于一个服务于几百万持有人的基金公司来说,将成败维系于一个人或几个人身上,很不安全。所以,我还是强调专业分工、规范运作对于一个成熟产业的重要性,就我而言,我愿意做高度组织化体系中的一颗螺丝钉,因为这能够保证整个机器更准确精密地运行。
记者:这样说来,南方基金应该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许荣:是的,一个完整的投资流程应该包括不同的环节,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比如研究员,职能就非常重要,研究是投资的基础,只有他们判断准确,投资才能有正确的方向。但如果偏重一隅,研究员们就会争相去做基金经理,结果就是不会有好的研究员留下来。所以从去年开始,南方就开始提高研究员待遇,保证好的研究员可以从容选择发展道路:如果适合做研究员,就继续致力于此,一直做到首席研究员,毕竟,研究是需要连贯性的经验的;而如果志向在于投资,便可以朝基金经理的方向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