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基金公司扩容的步伐在加快。正致力于公开上市的光大银行率先通过“曲线收购”其集团旗下子公司的方式,来实现自己拥有基金公司的“梦想”。
昨日,权威人士向记者证实,就光大银行收购其集团旗下基金公司的事宜,相关政策部门已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光大集团旗下的光大证券退出其持有的67%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中的51%股权,由光大银行接盘,并成为第一大股东,光大证券成为第三大股东,股权过户完毕之后,光大宝德信将变身为银行系基金公司。
新颖的收购模式
光大银行的“曲线收购”模式在业内可谓独此一家。
在第二批申请试点设立基金公司的商业银行当中,主要有两种设立方式:一是与外资合作,由商业银行直接设立,如农行、民生银行;二是把间接控股的基金公司变为直接控股公司,如中行设立的中银国际基金公司。
光大银行一位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模式堪称一项创新”,光大集团正紧锣密鼓地对旗下资产进行重组,银行与证券是两块主要资产;采用集团内部股权转让方式,也是为了达到整合与优化的目标。
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是光大集团与保德信集团合作的产物,前者持股67%,后者持股33%。此次股权成功过户后,光大银行将会是基金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保德信集团为第二大股东,光大证券为第三大股东。
事实上,在这家基金公司成立伊始,光大银行就有接盘保德信基金公司的打算,因碍于当时政策没有“解冻”,因此,一时并无实质性动作。
由于基金业绩“走牛”,时下基金公司已身价倍增,但这并不能动摇光大银行的决心。
“从日后的发展前景来看,银行必须要有自己的基金公司,即使付出较高的成本也是物有所值。”光大银行的这位人士如是说,虽然该基金公司基金规模十分有限,盈利也并不强,但对银行来说还是相当于多了一大业务支撑点。
截至目前,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未能有多少盈利。相关资料显示,2004年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第一只基金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成立,规模为2.9亿;2005年发行的光大保德信货币基金规模也只有7.57亿;2006年连续发行了光大保德信红利和光大保德信新增长2只股票型基金产品,资产规模达到24.88亿元。
背后的动因
在光大银行急欲掌控这家业绩平平的基金公司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动因呢?
分析人士称,眼下光大银行正处于上市前的关键时期,非常想一改“经营业绩一般”的印象,但如果单纯从银行业务方面着手,短期内很难有大的起色,势必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便IPO时能卖个好“价钱”。
何况该基金公司的持有人光大证券是光大银行的关联公司,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财务关系,前者在光大银行中逾期的拆借款项数额不小,仅2005年拆借的款项就超过8亿元,其中超过3亿元逾期未还。因此,光大银行为此次收购计划并不需要付出过多现金。
光大银行的此次收购计划更是顺应其集团财务重组的需要。日前,光大集团董事长王明权曾表示,今年光大集团重要的工作任务是顺利完成在国家主导下的财务重组,重中之重便是光大银行、光大证券要尽快实现公开上市。
消息人士表示,根据光大集团的设想,光大银行必须尽快实现IPO,而这有赖于光大集团财务重组的速度,为此,“内部消化”似乎是一种更为可行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