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航母”上市,开启了A股的新蓝筹时代。可以说,指数构成、A股市值、投资理念、定价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行、中行、建行也从此跻身于全球最大银行之列。在银行蓝筹股的带动下,A股市场正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未来的趋势。
A股进入新蓝筹时代
去年,国有商业银行等大盘股回归A股市场带来震动,可能仅次于股改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中行和工行的先后上市,两次改写A股市场上的最大权重股,目前也是A股市场上市值过万亿元的仅有两只股票。
截至昨日收盘,工行、中行总市值分别为18304亿元和14367亿元,在A股市值中占比分别为9.66%和7.58%。两只股票占总市值近五分之一,它们对股指的影响力巨大,可谓“银行跺跺脚,A股摇一摇”。
工行去年10月27日A+H上市,募资215亿美元,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IPO;工行也成为A股市场第一大权重股,股本权重达到25.53%。分析人士说,工行股票每涨一分钱,将拉动上证指数至少上涨一个点。
去年,银行板块也成为A股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的“发动机”。在沪深300成份股中,6家银行和2家保险共实现净利润1086亿元,占比31.19%。
投资理念大变革
由于A股市场整体市值发生总量及结构上的巨变,投资者的结构、数量、投资方式也随之发生“革命”。分析人士认为,这有利于重塑A股市场价值投资理念。
以中行、工行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带动了A股市场快速扩容,市值增长迅速。从大盘股IPO开始,就吸引了大量新增资金流入,其中不乏新加入的投资者,两市开户数、日成交量不断创下新高。投资者队伍正在快速壮大,机构投资者的力量越来越大,交易也越来越活跃。
QFII、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都主动调整投资方式,以适应步入新蓝筹时代的A股市场。以开放式基金为例,由于存在赎回的流动性压力,同时全民买基金“运动”,导致基金规模迅速扩张,基金必须把很大一部分资产配置到大蓝筹股上,这其中以工行和中行为代表。另外,蓝筹股股价波动左右指数的走势,股指期货推出等消息也引发了机构投资者对大盘股的炒作。
国际化市场 国际化银行
在“航母”上市后,上市银行增加了盈利压力、动力和能力,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也加快了向大银行前进的速度。与此同时,A股市场在全球股市中的地位也迅速抬高,国际化进程加速。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报告,目前工行已成为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银行,仅次于花旗集团。世界最大的10家银行中,有3家中国国内银行,中行排名第六,建行排名第七。中国国内银行被认为“有望崛起成为全球挑战者”。
上市后股东收益要求提高,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这促使银行改善经营和管理,努力向国际化大银行靠拢。
蓝筹H股回归还将引领定价权回归。分析人士认为,香港市场定价偏低,内地经济高速增长,定价抬高,必然吸引中行、工行这样的优质资产回归“本土”,而在银行的带动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蓝筹股回归。这是由市场的流动性、深度、定价能力共同决定的,也是A股市场日渐成熟的表现。
未来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的关联度将继续增加,内地市场对香港市场的影响也将加大。在今年以来A股市场几次较大的震动中,港股市场都发生了联动反应,甚至亚洲、美国、欧洲股市也受到影响。外国投资者惊呼,“华尔街接收到来自东方的黑色冲击波”。无论这一评价是否客观,在银行蓝筹股带动下,A股市场正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未来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