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2011年2月25日电 (记者王振红)今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京发布专著《中国:历史转型的“十二五”》。
迟福林院长提出,“十二五”这5年需要推进四个方面的转型和改革,尽快形成“以消费为主导、以城市化为载体、以低碳经济为基本要求、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突破”的发展格局。
1.初步实现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型和改革。“十二五”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发展格局,将有助于形成中长期公平与可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十二五”有没有可能将消费率从现在的48%提高到55%左右?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在3000到4000美元的阶段,消费贡献的快速增长与投资、出口贡献的下降是一个客观趋势;从国内发展趋势看,城乡消费结构正在升级,城市发展型消费支出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农村的消费潜力巨大。总体分析,我国有比较好的条件实现消费主导,但更取决于能否尽快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有大的突破。
2.初步实现从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型和改革。城市化不仅是消费的主要载体,而且是实现民富优先的基本条件。我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是形成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化率不低于55%,我国现在是46.6%,低于工业化进程大概10~15个百分点。“十二五”城市化如果能够年均提高1~1.2个百分点,到2015年达到52%~53%以上,甚至达到55%左右,将对扩大国内消费带来积极影响。为此,“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重在推进从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变,重在加快城乡一体化。
3.初步实现从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和改革。我国作为转型中的大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不仅是挑战,更是一次机遇;不仅是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更是破解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不仅是一场环境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生活方式革命和一场重大的制度革命。为此,“十二五”需要把经济增长速度和能源消耗总量挂钩,在能源量消耗指标下控制增长速度。那么,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什么?在我看来,主要靠体制改革,包括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环境产权制度改革、碳交易体制机制建设等,都需要在“十二五”加快推进。
4.初步实现从公共产品短缺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型与改革。加快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应对全社会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挑战,这既是实现民富优先的根本所在,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更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条件。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十二五”有条件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比原计划提前5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