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二、储备货币动荡人民币升值预期在下半年将趋于弱化
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让美元和欧元这两大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受到冲击。6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增加其他货币的持仓,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欧元和美元比重都出现下降。其中,美元在今年一季度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从上季度修正后的62.2%下降到61.5%,为10多年来最低。另外,欧元的比重也由27.3%下降到27.2%。
面对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大幅动荡,人民币启动二次汇改,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加强以及双向波动的态势初步形成,从未来趋势看,下半年人民币并不存在大幅升值的可能性。
1、三季度出口可能下滑大大弱化人民币下半年升值预期
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主旋律。我国的对外出口当前一方面受制于全球库存回补趋于结束后的回落风险,另一方面欧债危机的滞后影响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在三季度也将逐步显现。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背后意味着人民币在某些特定的阶段不排除会出现贬值的情况。本次汇改在当前阶段出台,也可以理解为对未来即将出现的出口下滑提供了一个汇率政策上的应对措施。
在5月份新增外汇占款骤降一半之后,6月份继续下降。央行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新增外汇占款为1171.49亿元,环比下降11%。5月新增外汇占款仅有1315.64亿元,环比骤降54%。该数据也远低于当月外贸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和,显示出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及美元避险功能显现的情况下,中国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资本外流迹象,减缓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美元中短期强势减小了人民币远期升值压力
2010年以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和扩散导致美元币值大幅走强,截至7月2日,美元指数收于84.37点,较2009年末上升了8.3%。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实行了实际盯住美元的特殊汇率制度安排,因此年初以来的美元升值导致其被动对一篮子货币升值。鉴于短期内美元的走弱和欧元的反弹可能将难以避免,人民币相对美元的升值以及美元自身的弱势,将共同影响人民币对其他非美货币的汇价。不过,从海外NDF市场人民币与美元的远期汇率表现来看,尽管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的短期升值势头已逐渐清晰,但海外投资者对于人民币的远期升值幅度却并不乐观。根据BIS的数据,2010年5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为119.99点,较4月上升3.36%,自年初以来上升5.49%。实际有效汇率与美元指数的同步上升导致新兴市场货币的升值预期有所下降,12个月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Non-Deliverable Forward,NDF)所反映的市场对人民币未来一年的升值预期已从4月的3%降至1.3%左右,下半年升值压力并不大。
3、人民币单边大幅升值空间已经结束
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看,现在的情况是由于欧元大幅度贬值,人民币的有效汇率被动的进行了一次大幅度升值。换句话说,放开对美元的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单边升值的空间也不大。笔者测算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日数据,各币种的权重选取参考双边贸易占比,与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一致。从全球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名义有效汇率经历了一个大周期:从2009 年3 月至12月,钉住美元的人民币对其它货币大幅贬值;其后,随着欧洲复苏缓慢和其后的债务危机,欧元长期走弱,2010 年开始人民币指数与美元指数一样,进入单边升值期。如果与2009 年3 月的底部比较的话,还有最多3%的升值区间,如果以危机前的均衡水平为标准,现在人民币已经过度升值了1.5%。从一定程度上讲,“参考一篮子货币”和“动态管理和调节”的提法也为货币当局的实际操作提供了空间。
三、汇率改革是下半年经济博弈的开始而非结束
本次改革对经济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有一点比较肯定,那就是这是经济博弈的开始而非市场所想的结束,当我们迫于内部转型和外部压力而选择回到正常政策路径时,外围形势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长期积累的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经济复苏中利益分配不均等化的实质,在中国主动加快汇率机制改革的同时得到了改善。
理论上,人民币升值的代价是中国向全球输出通胀,如果经济运行正常,那么美国居民会转而购买相对便宜的美国产品,这有利于美国的产出和就业,同时资产效应将导致中国购买更多的美国产品,这同样有利于美国的产出和就业。但是我们也要预期到,升值对于中国传统优势的轻纺产业出口将产生致命的打击,企业产出的下降也足以对它的进口产生不小的影响,而美国物价上升同样也会对居民消费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所以改革不是简单的3%的升值问题,它涉及更多的关联,而具体的措施也非我们想象的简单,预计在美元走势不确定下,下半年汇率政策回归将呈现缓慢的正常化路径。(作者:张茉楠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责任编辑:王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