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举行 闵恩泽和吴征镒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8股市赚钱只在上半年? 基金券商抢筹飙升在即的股票(名单) -66.9%公众认为当前环境问题严重 省会城市环保意识排名公布 -国务院规定囤地1年将征土地闲置费(全文) 解读 耕地红线即将失守 -中国军工集团首入央企千亿元俱乐部 东航股权争夺战今定成败 -国开行或百亿入股京沪高铁 招行5000万无担保贷款投向集结号 -奥运开幕式带妆彩排7月进行 张艺谋:主打互动牌 6月移师鸟巢 -医改方案3月提交全国人大讨论 部分省市试点 受益公司(名单) -07十大反腐案件:郑筱萸列第一 8名律师就恶意取款案上书最高法 -全国各行业人均工资差距最大已接近6倍
回眸:中国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中诞生“文化产业”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1 月 0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当代中国的文化产业萌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以文补文”(参见曹普《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5期)和经营性文化主体出现。当时,广州东方宾馆开设的全国首家音乐茶座被视为中国文化产业的萌芽。随即出现的营业性舞厅等经营性文化活动场所在各大城市争相开业,中国第一次开始存在文化市场。1985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列入第三产业的统计项目中,确认了文化艺术具有“产业”属性潜能。1987年2月,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改进营业性舞会管理的通知》,文化经营活动合法化。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局又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化市场”管理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1991年,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年,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完善文化事业的有关经济政策”。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中提及“文化卫生事业”。同年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起用了“文化产业”的说法,这可能是中国政府主管部门首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

1993年12月8日,《中国文化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当时文化部领导的讲话,提出“在改革开放中发展文化产业”,这是我国政府文化行政部门首次全面发表文化产业政策意见。1997年,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中又一次提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1999年,国务院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教育、非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保健的产业化”,文化产业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计划。

2000年10月18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首次使用“文化产业”一词,由此文化产业进入国家发展战略视野。“文化产业”取得合法地位。

当时的政策背景是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十五”、“十一五”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在“十五”计划建议第三款“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出现了“引导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等产业发展,满足服务性消费需求。”在第四款“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出现了“推动信息产业与有关文化产业结合。”在第十五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

在2002年11月18日,党的十六大的报告中,有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的提法。在其“ 六、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五)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

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积极主张,提出了中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原文是这样说的:“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微观活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抓好队伍建设,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为人民奉献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神文化产品。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抓紧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2005年10月9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其“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段中,陈述提出了文化产业的一系列任务:

“九、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36)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

2007年10月15日,十七大报告提到过去五年“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在“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下提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产业走的是一条先合法化后合理化的道路。因此,政府的引导作用、理论的指导作用、国外的借鉴作用、战略规划作用关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陈锋中国艺术研究院)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他山之石: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内涵和政策取向
文化产业上市 用“金股”铺路?
陈锋:新自由主义思潮五方面阻碍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文化产业西进 西部文博会总签约额创历年之最
中国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在西安授牌
从业者1132万 文化产业有望成经济支柱产业
甘肃拥有四大文化资源 3方面入手发展文化产业
商务部:中国打造文化产业精品 拓宽欧美市场
深圳2006年文化产业增速远超GDP
中国壮乡将建"世界苗都"大型文化产业基地
文博会:扩大文化产品出口 壮大提升文化产业
江苏设立专项资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发布会
文化部:6家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成立
图片新闻:
08年中国航天计划发射15箭17星1船 大型客机公司"两会"前挂牌
“人造太阳”今年在法国开建 中国将承担百亿元投资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大全/ 考研资讯大全
· 企业所得税内外合一
· 08年经济金融行业形势分析预测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07年上半年各省市GDP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2007蓝皮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