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坚持绿色发展有舍才有得
宁乡县沩山乡关闭所有工矿企业,恢复植被保护水源
湖南省宁乡县沩山乡近年来以“禅都小镇,生态沩山”为发展定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动环境保护,把建设“生态沩山”提升到建设幸福新沩山的战略高度来抓。今年5月,经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环境保护部等11部委评选,沩山乡荣获了“第八届中华环境奖——城镇环境类”优秀奖。记者近日来到沩山乡对其生态环境进行实地采访。
□关闭工矿企业
■整治环境污染
站在山顶往下望去,看不到林立的烟囱,看不到工矿采挖的景象。记者看到的是一座座绵延的山脉、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和一望无际的“绿”。
为了给当地带来经济收入,解决劳动力等问题,许多乡村都会选择引进大大小小的工矿企业来增加GDP。然而,由于无限制的开采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确实不容忽视。
据了解,针对工矿企业生产导致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严重,且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情况较差等问题,沩山乡坚定生态优先发展理念,自2009年以来先后关闭乡域内所有锰矿厂、石英厂、采砂场、采石场、石煤场、鞭炮厂等19家工矿企业。“这些企业技术设备落后,产能低下。而且纳税金额小、耗能却巨大,关闭它们很大程度地保护了乡里的环境资源。”沩山乡副乡长周宏斌说。
记者来到刚拆除不久的鞭炮厂,这里已经改成了由村民承包的生态农庄。附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原来鞭炮厂还没有拆除的时候,每天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根本让人无法呼吸,我们路过都要戴口罩。现在厂子拆了,环境变好了。”
关闭所有工矿企业虽然减少了部分税收,但是给沩山环境带来的改观显而易见。“这是值得的。”周宏斌说。
□种植绿色植物
■创建绿色家园
“绿”是沩山乡的特色,在关闭工矿企业的同时,沩山乡还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工程。按照“镇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总体目标,沩山乡实施“五年绿色家园”行动,全面封山育林,大力植树造林,新栽树苗25万株,打造“人才林”、“拥军林”、“功德林”等义务植树基地。
与平常的植树不同,周宏斌告诉记者,他们把餐桌上剩下的食物和其他稻草、杂草变成有机肥用于为树木施肥。原来,餐厨垃圾通过处理可以变废为宝,制成农作物的肥料。目前,沩山乡正在大力推广这项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大量树木都可以用上这样的生态肥。
为保证造林成活率,沩山乡还将义务植树工作落实到人,栽植5个月后,抽派人员进行验收,要求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植被地貌,沩山乡还设立了生态补贴金,对建房不占农田、不毁山体、不占河道、房屋风格统一的居民给予一定比例的生态风格奖励;率先出台农户用材定点提供、新建住宅补偿1600元到户的“护林补偿”政策。
□保护水生环境
■求原生态发展
沩山是沩水的发源地。为了保护沩水河不受污染,沩山乡制定了《沩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细则》,要求由乡镇领导干部带头,镇上的每一位村民都要遵守。
记者跟随沩山乡政府工作人员深入山林,找到了沩水源头——沩江源。
一条细小的河流从前方的深林处流出,“再往里的路就不好走了,沩水源头是前面山上的一帘小瀑布。”带路的村民指着前方说。
顺着河水走,记者发现,沩水河的水清澈见底,周围绿树成荫,花草铺满河岸两旁。带路的村民用手捧了河水喝了一口:“这水很干净的,没有受到污染。”
沩山乡还强力推进沩水流域水系生态整治等水源保护工程,启动河底清淤、堤脚护砌、岸线绿化等项目建设。 (通讯员:文萍 黄昌华;记者:刘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