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漠化走向生态文明的“晴隆模式”

发布时间: 2014-10-14 17:01:19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扶贫办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石漠化 生态文明 晴隆模式

走在晴隆,昔日光秃秃的大山上长满了绿油油的牧草,绿草间,一群黑白相间的羊群散布其间,如诗如画。十多年间,这里发生的变化令人感叹!这些变化起始于2001年,那年,国务院扶贫办批准晴隆县委种草养羊科技扶贫试点县,并把晴隆作为联系点,晴隆开始了种草养羊产业化扶贫试点。试点以产业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以解决贫困和恢复生态为目标,把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寓于扶贫开发之中。随后,晴隆县委县政府创新草地畜牧业基地带动、滚动发展、集体转产、小额信贷发展、自我发展5种模式,建立了与农户利益联动、扶贫资金效益扩大、龙头企业为农服务、瞄准贫困群体4个机制,创造了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的“晴隆模式”,走出了一条石漠化地区扶贫开发与保护生态的“希望之路”。随即,晴隆模式在贵州省43个县推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晴隆县先后注入草地畜牧业建设资金共计8000多万元,人工种植牧草29万亩,改良草地19万亩,建成配套水窖5600口......项目覆盖了全县的14个乡镇,目前,全县羊存栏达到了42万只。同时累积扶持养羊户1.18万户以上,养羊农户的收入最高达到了13.8万元,75%以上已经脱贫致富。“晴隆模式”的推广不仅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时代发展,晴隆县也不断创新“晴隆模式”,促进生态畜牧业换代升级。2011年,晴隆县转变养殖方式,探索舍饲养殖模式,成效明显。同时,晴隆在大力拓展“晴隆模式”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治理产业化、产业化发展生态化,以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一个级贫困县的“生态红线”

晴隆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山高坡陡谷深,土地破碎,水资源匮乏,生态极为恶劣,是石漠化面积大、危害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全县辖14个乡镇,总面积1331平方千米,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面积达93.09万亩,约占国土面积的70%。在当地,由于地表破碎,地少土薄,当地农民在大山上开荒种粮食,春天的时候种植一大片,可到收成的时候还没有几箩筐,不仅吃不饱,还造成了水土严重流失,大量的石头裸露出来。

莲城镇江满村村民李清武说:“过去,这里石头裸露,种不出庄稼来,一亩地打不出150公斤粮食,种满一个山头,才能勉强填饱肚子。”

“山高坡陡石旮旯,山药洋芋包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过节生娃娃。”这首世代流传的民谣,说明了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心酸与无奈,也是十年前原江满村环境恶劣、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

江满村坐落在莲城镇海拔1600米的高山上,这里地处高寒,石漠化严重,缺水干旱,山高土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均口粮还不足80公斤,人均收入不到550元,自来水、电灯都不通。整个寨子500多口人,每天早出晚归,就在石旮旯里劳作,一年到头还填不饱肚子。姑娘大了远嫁他乡,山上的汉子娶不到媳妇。当时江满五组的光棍和大龄青年有60多人,江满村成了全县有名的“极贫村”。

因为贫困,当时的李清武没有取到老婆。其实,在晴隆县,和李清武一样贫困得连媳妇都娶不到的男人还有许多。李清武的过去,也就是当年晴隆县农村、农民贫困生活状态的缩影。

由于长期的开荒种粮,让大山上仅有的一点泥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流失了,当地的农民处在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困境中,许多村寨都曾被列为环境移民搬迁对象。2000年末,晴隆县的农民人均占有粮食仅为335公斤,多项指标排在全国592个贫困县倒数第一。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