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加强水源保护

发布时间: 2014-07-14 10:42:28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杭州市环保局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杭州 环境 环境状况 公报 水环境 大气环境 声环境 辐射环境 生态环境

    (四)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

    电镀行业进入扫尾阶段,制革、印染、造纸、化工等四大行业整治提升得到有序推进。在重点地区萧山、富阳及建德等地共召开4次重污染整治部署会、督查会和推进现场会。市环保局开展了8轮16个组夜间执法检查,对列入淘汰关停、整治提升名单以及群众投诉较多的企业进行现场执法监督。多部门联合督查,以“上溯交叉执法”检查的方式开展,按“下游查上游,上游督下游”的原则进行跨界交叉执法检查,并及时通报预警。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在市环保局网站全面公开了四大行业“三个一批”企业整治状态信息,接收公众监督。至年末,全市拟整治的761家制革、印染、造纸、化工企业完成301家,四大行业整治总完成率39.6%;关停淘汰企业187家,原地整治提升企业107家,搬迁入园企业7家。基本完成电镀行业整治扫尾工作,涉及电镀整治的8个区域全部通过区域(阶段性)整体验收。

    (五)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

    致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全面启动“美丽杭州”建设。中共杭州市委通过建设“美丽杭州”的决议,制定实施纲要、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实施方案,系统规划“美丽杭州”建设路径。在召开的市十一届六次全会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列入“杭改十条”主要内容。以“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色变革与转型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杭州)年会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在桐庐召开。生态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杭州市本级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市技术评估,余杭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区验收,江干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区技术核查。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市工作,实施《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年),落实《“美丽杭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重点任务责任分解细化表》和年度工作任务。推进临安、桐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启动淳安、西湖、余杭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至年末,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生态区、县(市)命名验收和技术核查共6个,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77个;建成省级生态区(县、市)6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131个;建成市级生态(文明)乡镇(街道)159个,市级生态(文明)村790个,整体创建比例和进度均位于全省前列。

    (六)“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

    2013年,杭州市坚持“三年卓见成效、五年基本成型”的目标,围绕6大领域29项工程,全力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着力打造“美丽杭州”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整治成效初显。至年末,全市拆除各类砂石码头36个,完成64个已拆除码头的生态修复和7座保留码头的生态化改造;关停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染企业12家;关停化工、电镀、印染、造纸、铸造等企业99家,完成6家化工企业重组转型,关停15条电镀生产线,桐庐55家石材企业通过整治验收、3家搬迁,富阳关停55家造纸企业的60条生产线;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共建设污水管网92.16公里,改造烟囱19处;推进两岸生态景观建设,完成2个码头建设,启动和续建5个码头,建成两岸生态景观带75公里、绿化150万平方米,建成沿江景观道路57公里,创建8个“精品村”,建设绿道150公里、驿站10处、旅游码头6个;推进岸线生态修复,治理矿山4个、坟墓4128穴、沿线河道综合治理140公里,并实施了一批生态农业项目;注重人文景观建设,完成20处农村历史建筑修缮,出版发行《“三江两岸”文化集粹》序列丛书。

    (七)半山及北大桥地区环境综合整治

    2013年,杭州市启动新一轮半山和北大桥综合整治。按照“完成一批”、“扫尾一批”、“启动一批”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市属以上企业的关停搬迁,先后完成了杭州大自然、蓝天环保、永明树脂、万里化工、邦特油墨等5个项目的厂房、设备拆除、退役环评,关停民生药业、赛诺菲制药、欧文斯科宁、朱养心药业等企业,杭州炼油厂从4月10日开始设备检修停产。杭州油漆厂完成废气治理,杭州澳医保灵有限公司实现原料药合成部分的关停。杭州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已停止危化品储存,杭州危险品转运站提前一年完成关停整治任务。关停区属企业10家,区域内一大批环境风险源得到彻底清除。通过关停转迁和治理污染企业,该区域全年削减废水排放85.2万吨、废气2.75万标立方米、固体废物0.94万吨,减少危险化学品存储、使用15万吨。

    (八)空气质量指数AQI监测与预报预警

    从11月1日起,试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范围扩大至全市各区、县(市),各监测点的PM2.5、SO2、NO2、PM10、CO、O3等6项监测因子的小时浓度及分指数(IAQI)、空气质量指数(AQI)在省环保厅平台实时发布。市环保局与市气象局签订数据共享、共同研究的三年合作计划。研究制定杭州市灰霾天气预报预警方案,制定发布《杭州市区空气质量(AQI)预报业务暂行规定》,于12月5日起向社会试发布“24小时空气质量预报”。

    (九)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国家、省、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认真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完成9308个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否决140个污染严重、与区域环境不相协调的建设项目。市级完成2个规划环评评审,58个市区各类经营性土地出让前环境影响初步分析备案,3个市区搬迁退役企业土壤专题评价备案。严格执行重大项目、敏感项目集体审议制度,实行专家审查、公众参与制度,依法依规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取消、合并行政许可、非许可事项7项,削减率超过50%;对涉及民生、基础设施的公益项目、污染较轻的部分建设项目和部分区域按规定实行豁免审批、审批权限下放等举措。继续加大对浙商项目、十大产业项目、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的环保服务力度,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实施项目的动态化管理。

    (十)环境法制建设

    加强环境立法工作。《杭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杭州市服务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修改)分别列入杭州市2013年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立法调研项目,并开展《杭州市环境教育条例》立法调研。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对11个环保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法律审查。制定出台《杭州市环保局重大行政复议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杭州市环保局行政败诉案件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八项工作制度。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加大环境违法综合惩治和媒体曝光力度,积极推进网格化和精细化试点,充分运用“移动执法”提高执法效率。

    (十一)环境监察执法

    全年出动执法人员82588人次,检查企业31354家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927件,其中移送公安案件6个,拘留11人,有效震慑环境违法行为。根据全市环境重点监管企业抽检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分级管理和明确属地管理职责。市监察支队全年共抽检企业210家,其中不合格企业13家,立案查处7家,合格率为93.81%,较上年上升了3.2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