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寨银行:生态文明的民主试验

2014年02月07日11:4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云南省丽江市 玉龙县石头乡立苴村 村寨基金 生态文明 村寨银行 生态保育

“村寨银行”联动环保

“村寨银行”是一种公益性社区金融系统,它脱胎于90年代中期在贵州草海实施的小贷模式——“村寨基金”,其目的是帮助村民在环境保护的同时发展经济。邓仪在贵州参与了大量村寨基金项目的相关工作,然而随着项目的深入,村民的还贷积极性越来越低。邓仪经过调查,认为问题在于“项目运行主要依赖项目官员的强势介入和监督,而非基于村民自主讨论而建立起来的制度。”

2000年,邓仪离开草海,在反思中走过了贵州毕节、内蒙古阿拉善、云南老君山的许多村落,对“村寨基金”的模式不断改良。其中,在贵州省毕节地区黔西县素朴镇古胜村,“村寨基金”已由村民自我管理和运营十余年。

而在面临草原荒漠化危机的内蒙古阿拉善盟,许多嘎查(盟是内蒙古的地级行政区,嘎查则为行政村)的“村寨基金”项目已顺利开展了9年,在改善了农牧民生计的同时,阿拉善地区草原上的砍伐、过度放牧现象也基本消失。除了在资金配比(阿拉善盟的“村寨基金”为政府、NGO、农户三方共筹,农户筹资的比例往往不到资金总额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而“村寨银行”模式下外来资金不可高于农户筹资,多为1∶1配比)和规则制定等方面有所不同,“村寨基金”在框架上与今天的“村寨银行”大体相似。邓仪告诉记者,从2004年开始,他所在的生态保护团队在阿拉善盟的19个嘎查实施了149个“村寨基金”项目,截至目前,大多数项目仍在运转。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副教授萧今长期关注阿拉善地区的环境保护,也见证了邓仪等人和“村寨基金”、“村寨银行”一路走来的历程。她在《生态保育的民主试验——阿拉善行记》一书中写道:“(阿拉善村寨基金的)这个模式有几个特点。第一,建立了以农牧民为主体的公共管理组织,并受到多方监督;第二,由本地农牧民选择可行的生态-生计项目并实施,形成了环保的社会性基础……最后,创造了一个筹资模式,把依赖政府和外援的生态保护转变为自主和自助的行动。”

而在云南省丽江市的老君山区,这种模式被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一套内生于村寨传统的小贷模式——“村寨银行”,使村寨发展和环境保护形成一个互为促进的共同体。其中,公益机构有着明确的资助原则:每户村民机会公平,自愿参与;公益机构出资不得高于村民出资,保证村民的绝对主体地位;由村民对其长期进行自我运作、管理和监督;严格遵守契约,村民一旦破坏环境公益机构便有权撤回资金等。

由此,在三江并流原始森林保护项目团队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石头乡立苴村小桥头组46户人家依次在“小桥头组封山保护与村寨银行联动项目协议书”上郑重地签了名字,按了手印,上交了林权证。按照协议约定,每户村民入股1000元,46户共计46000元;团队则按1∶1的比例配套注入46000元公益款,小桥头组就这样拥有了9.2万元的项目本金。入股的村民通过公平抽签,平均分3批进行借贷,第一批15户村民可获得6000余元贷款,期限为一年。第一批村民还款后,第二批村民再进行借贷,以此类推。村民可以自由支配这笔钱,发展种养殖业、供孩子上学、盖房、看病等,但不能做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

邓仪告诉记者:“如果一个人违反约定砍树了,他的林权证和自己交的那1000元本金就会被扣下,严重时同村村民的借贷资格甚至也会被取消。谁也不敢冒这个险。这种机制建立了,村民之间有制衡,就能共同承担责任和风险。”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