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垃圾分类成了杭州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这不,3月11日下午 拱墅区城管办举行的垃圾分类知识讲座一开班,来听讲的人就挤破了门槛。“原来只要求5个被列为试点的社区参加培训,没想到大家的积极性这么高,一下子来了25个社区。”工作人员小李喜上眉梢。
说到试点进展情况,拱墅区环卫监管中心副主任汪庆根介绍:“工作进程比预想的顺利。目前各试点的垃圾分类设施已全部到位,环卫部门还专门购置了两辆分类垃圾压缩车。”
居民对垃圾分类是什么态度?
家住清水公寓66岁退休老人陆耀林这几天一直在学习社区发放的垃圾分类宣传手册。他说:“过去,家里所有垃圾都往一个袋装,现在我知道生活垃圾将分为可回收物、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类。可能刚开始会有一点点麻烦,但做这个事情我很乐意,习惯了就好。”
作为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第一批试点小区,清水公寓1107户居民每户都免费获得2个用不同颜色和标志识别的专用垃圾桶,便于分装“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此外,小区居民可每两个月到小区物业免费领取专用垃圾袋以供每日所需。为了易于市民识别和接受,现阶段杭州市要求居民在家中将厨房产生的食物类垃圾以及果皮等与其他垃圾分别投放,可回收垃圾也可投放到“其他垃圾”里或自行出售。有害垃圾由于量少,市民可以将其集中投放到小区的“有害垃圾”回收桶里。
全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一直是国内很多城市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杭州开风气之先,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其实,从2000年杭州市就开始尝试垃圾分类。十年过去了,收效甚微。
问题出在哪里?垃圾分类知识的不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技术配套不完善、大众环保意识的淡漠等问题,让这项政策执行起来举步维艰。
但是,数量巨大的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据杭州市统计,2009年该市年产垃圾235万吨,并以接近每年10%的速度递增。今年1月,杭州市城管办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载体,就杭州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征求市民意见,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据有关部门统计支持率高达90%以上。
于是,市有关部门顺势而为,强力推行这一惠民举措。按照规划,上半年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完成试点工作,建立分类收集处置体系,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与制度管理,年底达到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率40%的目标,并以年增20%的速度于2012年达到80%的目标。
一位市民在给市领导的信中说:杭州在打造最清洁环境的同时,也是在打造最清洁的人。当垃圾分类成为全体市民的习惯时,或许标志着市民素质历史性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