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情况有所收敛,但由广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设定的入海排污口监测点仍有约半数排污超标。昨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比以往几年内容更详尽的《2007年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公报显示,去年被监测的101个入海排污口中仍有50个超标排放污染物,超标的工业废水入海排污口多为电厂、皮革、化工、造纸等行业。这是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在连续7年发布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后首度正式曝光超标入海的排污口名单。
-现状 10%近岸海域 中度或严重污染
公报显示,2007年,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近岸海域海水受轻度污染以上的海域面积约0.93万平方公里,较上年1.14万平方公里有所减少,约占我省近岸海域总面积5.02万平方公里的18.6%。其中,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分别为3570、2100和3640平方公里,分别占我省近岸海域总面积的7.1%、4.2%和7.2%。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珠江口、汕头近岸和湛江港等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海域,其中珠江口近几年已一直是我省污染最严重的海域。
广东省从2001年开始发布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几年来广东近岸海域污染情况有何变化?广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称,2002年—2007年6年间,全省近岸海域海水受轻度污染以上的海域面积维持在0.7万—1.4万平方公里,约占我省近岸海域总面积的20%,近年海域污染面积虽有所缩小,但近岸仍约10%的海域水质处于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状态。
-监测 超标率近半 排污有所收敛
广东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显示,去年被监测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污现象虽有所收敛,但实施监测的101个入海排污口中仍有50个超标排放污染物,超标率近半,少于上年的75%;污水入海量可测的73个排污口污水(含部分入海排污河径流)年入海量约55.2亿吨,所含的主要污染物入海量为75万吨,分别比2006年减少了27.8亿吨和51.1万吨。
其中,在25个工业废水入海排污口中,有7个排入海的废水水质超标,超标率为28.0%。其中湛江市广东湛化企业集团公司排污口入海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超标5.38倍,超标较严重;17条被监测的排污河中有7条超标排放,超标率为41.2%;被监测的59个市政污水入海排污口中,有36个排污口排放的污水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相应标准,超标率为61.0%。
近5年连续的监测结果表明,通过珠江八大口门进入海域的主要污染物入海量年际之间变化不大,污染物年入海总量约为200多万吨。每年珠江径流携带大量的营养盐和石油类进入珠江口海区,致使珠江口近岸海域的海水呈富营养化,石油类含量也较高。
-原因 生活污水直排 是主要因素
“我省近岸海域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污染,占了8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入海,是近海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排入海则是珠江口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据广东省环保局有关监测统计,2007年,排放入海的污水总量达69.1亿吨,其中工业污水约占1/3,生活污水约占2/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较高,达86.1%,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却不容乐观,仅占半数。
“目前要把陆源污染治理摆在第一位,整治生活污水更是当务之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珠江表示,目前县级以上的地区有很大一部分都没有建污水处理厂,海洋环境保护任务非常艰巨。
-后果 排污口邻近海域 水质均劣于四类
2007年实施监测的重点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结果显示,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尤其是部分入海河流污染物长期超标大量排放,导致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水质量均劣于《海水水质标准》第四类标准,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邻近海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底栖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
据监测,67%的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差状态,22%的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极差状态;海水污染程度加重,89%的排污口邻近海域为劣四类水质。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大亚湾区淡澳河入海口和惠州惠东县黄埠入海排污口一带海域原本属于养殖区,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二类),但实际水质却为劣四类,两处生态环境质量就属于极差的一类。在这些养殖区养的鱼能不能吃令人担心。但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负责人表示,该处排污主要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不会累积,对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