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标准:不让污染企业死灰复燃
历史久远的造纸产业在辽宁整建制“休克”,数以百计的企业集体“死亡”。付出如此代价之后,辽宁收获了什么?
省环境监测部门提供的7月份数据表明,辽宁省集中整治造纸企业后,相关河流COD浓度大幅度下降,个别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甚至达到国家三类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部的审核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30.29万吨,同比下降4.02%,在全国30个省份的排名位次由去年的第20位,一跃上升到全国第4位。
为了形成治理污染的长效机制,辽宁省新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自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内,这一强制性地方标准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的严格程度全国领先,大大提高了造纸企业的行业门槛。
建立和实施环境警戒制度,环保部门根据环境监测结果对存在问题的地级市分别予以黄色、红色预警。省环保局对首次红色预警的地区进行内部通报,对“再犯”地区进行媒体曝光,对连续3次受到红色预警的地区将予以“区域限批”,直到所有问题整改完毕。
辽宁目前正在酝酿实施河流出市断面水质超标补偿制度,对出市断面水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市,给予经济处罚。
为了解决生活污水难题,在今后两年内新建99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日处理能力453.6万吨。
为彻底改善河流水质,在重点河流及主要支流开展生态治理。今年以来,已经启动了6条污染严重的主要支流清淤工作。
政府治污的决心和行动,百姓能够从身边感受到。营口70多岁的老人李廷伟,家就在距营口造纸厂不远的辽河岸边。他告诉记者,过去企业生产时,好几个排污口向外喷着大股的发黄、发黑的废水。现在厂子不再排污了,河水不像过去那么浑了。
沈阳的浑河过去是臭气熏天的排污河,在不少河段,路人经过需屏息而过,而今浑河沿岸已被建设成市民争相游览的滨河公园,其夜景更加迷人,两岸的亮化带灯光璀璨,人影络绎,形成了一幅“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亲水景观。
目前,关闭造纸企业工人的出路正成为有关地方政府积极着力解决的问题。辽阳市是辽宁省关闭造纸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这里关闭的企业多是一些规模小、工艺简陋的“小作坊”。辽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企业的职工多是“临时工”,如果出现因工厂关闭造成工人权益受损失的情况,劳动监察部门将及时介入,严肃查处违法企业主。
辽阳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造纸企业的工人将被纳入政府社保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引导他们早日重新就业。
省环保局副局长朱京海表示,辽宁省今后要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大型造纸企业,现有优秀产业工人届时将是“稀缺资源”,就业不成问题。同时,当地蓬勃发展的其他产业可以吸纳原本在造纸行业工作的劳动力。对一个传统产业集中的工业大省来说,破除“高能耗、高污染,片面追求GDP”的发展惯性,塑造全新的政绩观,必须有一种“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记者杨成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