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渡口渔民牟绍成在鱼洞长江大桥上游500米处的南家石盘捕到一条疑似野生中华鲟的鱼儿。因为长江里已经三四十年没有出现野生中华鲟,一旦它的身份被确认,意义将十分重大。
昨日下午,这条全长35厘米的“鲟鱼”已被送至有关动物救助中心寄养。待专家教授对其鉴定后,将放归长江。
幼鲟长35厘米仅重4两
昨日下午2时,大渡口区渔政站站长马龙华将装在一个麻袋里的“中华鲟”送到了救助中心。这个小家伙还是条“幼鲟”,只有4两重,全长35厘米,体长28厘米,高4厘米,吻长5厘米。全身呈黑黄色,鱼鳍呈淡黄色,用手轻轻一碰,就会灵活的四处游走,四条胡须随身体晃动。
上午9时,接到渔民牟绍成打来的电话后,马龙华当即对送来的这条“中华鲟”进行了初步鉴定:“从外观看这应该是一条中华鲟。我们仔细数了一下,它有11颗脊骨板、40颗侧骨板、11颗胸骨板,还有3颗腹骨板。”
马龙华表示,长江已经多年未发现野生中华鲟,一旦鉴定这是真正的野生中华鲟,其意义不亚于“陕西发现野生华南虎”。
是否野生中华鲟尚待鉴定
得知长江中意外捕到了疑似野生中华鲟,救助中心技术员贺幕蓉非常兴奋:“长江里已经有三四十年没出现过野生中华鲟了。这简直是个奇迹。”
养殖员专门为“中华鲟”准备了一个1米多见方的大养殖箱,经过观察,这条“幼鲟”的健康状况良好。养殖员黄义桃告诉记者:“我们会专门为它准备一些虾仁、鱼粮,一定会让它这两天在这里过得健康愉快。”
救助中心表示,已经在联系西南大学的专家教授,这两天就会专门来为小家伙进行身份鉴定:“一是确认它是否是中华鲟,二是争取确认它是否长江里野生的,如果确认是长江里的野生中华鲟,那意义真的不一般,因为长江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现野生的中华鲟了。”据悉,专家鉴定完毕后,这条“中华鲟”将会被放归长江。
和人工养殖中华鲟有区别
昨日下午,记者在兴澳海底世界看到了一条长约80厘米的人工养殖的中华鲟。和牟绍成捕到的小“中华鲟”相比,这条成年中华鲟颜色略黄,吻部看起来稍短。
贺幕蓉介绍,因为水质和生长环境不同,中华鲟的颜色和形状都会稍有差异:“我们喂养的这条中华鲟买来的时候有60公斤,喂了4年,现在有80公斤,颜色也稍稍有些变化。”
对于捕捞到的这条“中华鲟”的身份,贺幕蓉也不敢完全肯定:“看起来应该就是中华鲟,但是这个小家伙吻部的形状和我们养殖的这条中华鲟略有不同,要显得更长一点,更尖一点。当然,最终的结果,只能由专家来鉴定。”
捕捞到“中华鲟”的牟绍成介绍,昨天清晨7时,他和往常一样起床出门,开起自己那条载重一吨的小渔船,把网撒向南家石盘江中堤坝和岸边中间的那条100多米宽的水沟:“没想到竟然捞起一条野生中华鲟!我已经有二三十年没看到了。”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生理结构特殊,既有古老软脊鱼的特征,又有现代诸多硬骨鱼的特征。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又称为“水中的熊猫”,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长江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使中华鲟在长江中失去了产卵繁殖的场所。目前的种群依靠人工繁殖保留。重庆晨报(记者 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