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毕业证是社会资本
张女士是北京某国有企业科级干部,她的女儿是中学教师,已到适婚年龄。她坦言,在女儿婚姻问题上,女婿如果是名校出身,其他条件都可放宽。
“考研,是回炉重造的机会,是第二次高考,既然我们不能改变它,那我们就得坚持。”林里说。
林里本科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之后,考入北京大学,现在在某省级政府机构工作。虽然不是“双北”出身,但双名校出身给林里带来了不少便利。
林里坦言,领导经常会把一些出国学习的机会给他,在看重他的能力的同时,希望他能发挥就读于名校的资源优势,引进更多人才。
“其实,在中国,拥有名校毕业证,就代表进入社会时,你有了更好的资本。”林里说。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考研持续降温的大环境中,名校的考研人数却是另一重天。
名校情结——是否该坚持?
“名校情结”,是考生在报考学校时,对知名高等院校抱有的一种带有强烈偏爱的主观意愿和报考倾向,这种倾向甚至会持续影响考生的报考选择。所谓“名校”,无论从学校的硬件条件还是软件环境来看,都具有相当实力的高校,它们对考生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报考人数众多,竞争也非常激烈。
案例一:小张,男生,北京某重点院校研一学生,经过四次考研,他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学校,这中间的艰辛和毅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在谈到前三次考研的失败经历时,小张似乎并不放在心上:“前三次的失败就当是积累经验吧,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报名校的选择。”
案例二:小王,男生,和小张一样,也是抱定“非名校不上”,不幸的是,经历了三次考研,皆以失败告终。骄傲如他,眼看着周围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结束了学生生活,他还不能自食其力,很是惭愧,最后导致情绪失控,甚至有了自杀的念头。
心理分析:
小张选择名校,是为了获得一种考上名校的快感,即获得一种完成高难度任务所带来的高成就感。为了获得这种成功体验,即使面对数次挫折,也无悔无怨。而小王显然心理压力太大,这时“名校”对他来说已经不只是动力了,更多的是一种包袱。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可知,考生“名校情结”的背后是高成就动机的驱动力。人具有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需要。具有强烈成就欲望的考生追求考试成绩的提高,喜欢设置较高挑战性的目标,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靠运气来获得成功,这对于保持一种持久的学习动力非常有利。但与此同时,“名校情结”背后的高成就动机也会给考生带来高心理压力。根据动机与行为效率的"耶克斯-多德森法则",人们在从事像学习这种高要求的脑力活动时,适度的压力会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过高的心理压力反而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在做考研选择过程中,需要慎重对待"名校情结"。要掌握充分的资料,认真分析该名校历年的录取比例以及当年的考研形势,理智分析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找准自己的定位,认清自己到底能不能经受失败的打击,最终做出理性的选择。一旦做出决定之后,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利用名校带来的动力因素,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成功。
失败之后——坚持or放弃
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近些年来,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考研专业户,他们背着沉重的书包,生活在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执着地考研,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战,大有"不上研誓不罢休"的架势。毋庸置疑,我们欣赏重考的隐忍与坚强,珍视重考的拼搏与历练,感动于重考的煎熬与痛苦……但是,在这种种表象的背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考研,究竟应该坚持多久?失败之后,究竟是该坚持还是放弃?
案例一:小林,女生,本科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考研却都以几分之差落榜。今年她决定再次重考。“我只是想考上,三年时间不能就这么浪费了。”
案例二:小舟,女生,大学期间就明确了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搞科研,做学术是她的兴趣所在,希望能获得博士文凭,留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因此,读研正是她实现理想的重要规划。连考两年,她终于如愿以偿。
心理透视:
每个重考的人都能为自己在考研战场上的"循环往复"找到理由,其中既有现实的困惑,也有心理上的惶恐。有些考生在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既没有前行的动力,也没有了回头的勇气,他们已经默认了一个“心理高度”,这个“心理高度"常常在潜意识中暗示他们:“考不上研究生,就找不到好工作,人生也就没有希望。”这样的暗示不仅使他们意识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还产生了对就业的恐惧,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考下去。还有些考生反复重考是为了证明自己,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固结”,是指一个人在过去某个阶段没有按照理想状态走过,留下遗憾,这种遗憾的心态一直伴随着当事人走到现在,这个人现在的很多行为都是为了完成以前的缺憾。“固结”也是人们常说的“情结”的一种形式,事实上,很多考研人都是有"固结"的。上了大学,一些人没有学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抱憾四年甚至更久,这时他们就会心生一个“固结”过去是不完美的,甚至是失败的,所以要通过考研来证明自己,来实现理想的自我。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盲目的重考,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很大以部分考生对自己的人生缺少理性的分析、定位和规划,他们过于主观臆断,或者故意逃避,只是在主观上想自我实现,这样的无规划考研往往可能只会有更加无奈的结局。用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考研往往是考生的一种自我实现行为,尤其是考了多次的考生,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往往比其他的考生更为强烈。但是在"屡战屡败"的现实面前,他们有必要停下来仔细思考一下自身的各方面的条件。考研并不是成功的惟一出路,考生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多合理的规划和安排,盲目从众只会使自己更加茫然,无所适从。
当然,还有一些人坚持考研是经过了理性的选择,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坚持是他们一考再考的重要原因。如果考生对自己已有充分的规划,并且很了解目前的现状,信心十足,那么多考几次也无妨,毕竟成功属于那些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沾染了"理想色彩"的考研很多时候是一个人的战争,只要自己战胜自己,即使无人喝彩,最终也会有所收获。
其实,不管你有什么样的人生规划,不管你最终是否选择考研,“一千个零也比不上一个一,一千次徘徊也比不上一次放飞”,只要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就要风雨兼程!(跨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