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港股直通车有望在九月初开通 香港有意放宽内地居民投资移民  -就业促进法规定反就业歧视 遭受歧视可提出诉讼 职介不得收押金 -国资委:国企调整重组条件基本成熟 四大电信运营商重组概率大增 -普京"打包票" 泰纳线力保中国石油需求 两巨头大幅减少汽油出口 -泥石流涌入陕西佛坪县城 108国道中断 山东7座大中型水库已溢洪 -公司债发行条件已具备 不会冲击股市 8月央行发行票据4620亿元 -WTO审议美诉华知识产权案 美方表态反对将中国产品问题扩大化 -反垄断法等五草案通过 垄断最高罚50万 国家将成立反垄断委员会 -中国将构建六大跨省散粮物流通道 大中城市批发市场全被监测  -建设部警示个人集资建房风险
西安中小学校今开学报名 收费项目和标准可网上查询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3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五味什字小学高兴地办完入学手续的几位农民工子女。记者张波实习生丁宁摄

本报讯 全西安市中小学今天开学报名,西安市教育局派出13个检查组,今赴各区县的相关学校,展开秋季开学检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教育收费和中招工作,成为检查重点。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新机制改革资金拨付到位情况;是否制定农村中小学预算工作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

有关教育收费的检查内容包括:学校是否认真落实收费公示制和教育收费承诺制,是否已公布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举报电话;学校是否有违规招生、收费行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减、免、缓、补政策落实情况。

中招工作主要检查:学校是否严格执行最低控制分数线,有无自行扩大招生计划,有无违规跨区县、跨学区招收学生;对高一新生是否做到一生一卡(学籍卡),是否为招收的学生建立正式学籍;学校择校生录取是否严格执行“三限”政策。

其他检查重点还有:普通高中新课程准备情况;农村义务教育段贫困学生免费教科书发放情况;校园安全情况,等等。

西安市教育局昨天公布了西安西安市教育收费举报电话:(029)87210567,规范办学行为举报电话:(029)87270373、87272739,接受社会监督和投诉。(记者刘振实习生高康)

中小学今秋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布

本报讯(记者刘振实习生高康)西安市教育局昨天公布了今秋我西安市中小学收费项目和标准,与以前相比,部分收费政策进行了调整。学生家长可以登录西安教育网(www.xaedu.sn.cn/cms/)查询。从今年秋季开学起,我西安市公办高中向择校生收取择校费后,不得再收学费、借读费。择校费可以在开学入校时一次性收取,也可分学期收取。择校生要求退、转学并得到学校同意的,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在校时间,按学期退还择校费。

目前的择校费标准为:省级标准化高中15000元,西安市级重点高中12000元,非重点高中9000元。西安中学等8所学校最高不超过20000元。

西安市教育局要求,凡对计划内择校生预收学费的,开学后要按规定退还。

目前我西安市的部属国有企业办中小学,一部分已经移交区县政府,还有一部分学校未被区县政府接收,或正在接收过程中。西安市教育局表示,对部属国有企业办中小学,收费标准分为3类。

已经由区县政府完成接收管理的学校,要严格执行政府办学的收费政策,执行一费制的标准;正处于接收过程中的学校,如果今年春季已经按一费制政策执行,今年秋季则继续执行该政策;第三类是未被接收的学校,则继续执行今年春季的收费标准。

如果家长不明白孩子所在学校的办学类型,可通过学校收费公示栏的收费许可证,了解学校的收费政策和标准。还可以向西安西安市教育局咨询,收费政策咨询电话:029-87251862。

来源: 西安晚报

相关文章:
广州公布教育收费项目标准 继续收取择校费
湖南:规范教育收费和未公示收费按乱收费查处
2006年全国共受理价格举报咨询55.9万件 教育收费居首
发改委:将强化教育收费管理 北京高考将股票知识列入考查内容
国家明确规定各阶段教育收费 择校生不再交学费
06年查处价格违法案8万件 教育收费居首 价格行为制定规则
图片新闻:
北京义务教育杂费全免 城区农村户籍学生免收书本费
江苏昆山发生货船撞塌桥梁事故 肇事船被砸沉2人溺亡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第三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