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米价创纪录达1000美元/吨
全球粮食危机正在发生 国内粮价上涨属“小步慢跑”
本周四,泰国大米首次触及每吨1000美元的价位。同时,美国大米期货价格也达到了每百镑23.3美元的历史高点。
伴随着原油、黄金、铜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飙升,农产品(24.15,0.35,1.47%,吧)也一路跟进,大豆、玉米和大米期价连创新高,一场波及全球的粮食危机正在蔓延。全球粮食危机袭来,国内市场表现相对平稳。如果说国际粮价是“大踏步前进”,那么国内粮价目前只是“小步慢跑”。
商报记者 刘连英
-新高
泰国米价创20年最高纪录
根据外电报道,泰国大米价格周四首次触及每吨1000美元的价位,原因是恐慌的进口商争相获取供应,加剧了本已由越南、印度、埃及、中国和柬埔寨出口限制所引发的供应紧张局面。这个全球第一大米出口国的大米市场行情,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供应紧张状况。昨天,美国芝加哥交易所稻米期货大幅飙升,期货合约价格触及每100磅23.3美元的历史高点,并连续第四天创出历史新高。
这一轮米价上涨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在3月27日,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涨到每吨760美元,一天之内达到30%的惊人涨幅,是20年来的最高点,本周四更是首次触及每吨1000美元的历史性高位。在过去一年的时间内,大米期货价格足足上扬了一倍。
市场普遍分析认为,主要大米生产国实施出口限制导致了米价的迅速上扬。据了解,全球第二及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及印度大幅削减大米出口量,令全球大米供给少了1/3。越南3月28日表示,今年大米的出口量将削减22%;印度也于当天公布,将出口大米的最低价格大幅调高近五成,由每吨650美元增至每吨1000美元,以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另外,柬埔寨和埃及27日也公布了大米出口禁令。
-影响
粮荒令全球出现粮食危机
作为全球一半人口的日常主食,大米价格上涨牵动人心。大米主产国的出口禁令让大米进口国的处境更加艰难。大米主要进口国菲律宾政府近期宣布,将于5月5日前采购50万吨大米。采取相同措施的还有土耳其,土国家粮食局也可能会购入多达18万吨的大米,以平抑国内价格。同时,出口国也同样面临粮食紧缺问题,印度粮食单产十年来没有取得突破,产量增长陷入瓶颈,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加剧了粮食短缺状况。作为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印度不得不大幅削减大米出口量。
在经济学家看来,印度的粮食短缺也许意味着全球粮食危机的到来。过去十多年,印度一直被公认为粮食自给自足的“模范国家”,印度有11亿人口,其中有2/3是农民,但在2008年初,该国宣布进口小麦,以平抑国内高企的粮价,这已是印度连续第二次进口粮食。
实际上,印度并不是第一个为保护本国粮食而采取行动的国家。去年世界第五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对小麦出口加征了10%的出口关税,2008年,该项税率已被提高到40%。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欧盟已从世界各国进口了520万吨粮食,为找到尽可能多的粮食并储备起来,欧盟决定在今年6月之前,暂时取消粮食进口税。去年12月,中国也加入了这一阵线,中国政府在半个月时间内连下三道禁令:去年12月18日中国宣布对粮食和粮食制粉取消13%的出口退税;12月30日宣布对粮食和粮食制品加征出口关税;2008年1月1日宣布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粮食制粉实施出口配额管理许可证。
全球粮食供应趋紧,粮价升高让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国泰国成为高米价的最大受益者,泰国政府不但没有限制出口还在此前宣布,在保证本国粮食供应的情况下,今年大米出口量将接近900万吨。泰国计划今年把大米出口市场份额从去年的31.4%提高到40%。1月到3月期间,泰国共出口了325万吨大米,同比增长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