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粮食危机警示可谓风声鹤唳。4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世界粮食供应危机已达警戒水平。潘基文称,解决粮食危机,不仅需要采取短期应对措施,还需要制定长期计划,提高粮食生产力。
我国虽然连续四年实现了粮食丰收,但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一粮食消费国,同时,受人均耕地少(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4.8亩,中国人均只有1.3亩)、农业生产效率低等局限,我国对粮食安全的紧迫感应强于世界其他国家。
那么,如何确保粮食安全?几乎所有人都赞同一个观点,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是,调查显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仍然不高。问题到底出在哪里?4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农业部调研组的调查情况,结果显示:这次农产品涨价主要来自成本推动和产后各环节加价;在农产品产销链条中,农民投入多、耗时长、风险大,但获得的利润相对较少。
一方面是投入成本增大,并承担着较大风险,另一方面是获得的利润低,农民作为一个经济人,他们也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当投入与产出不对称时,出于风险厌恶和机会成本高的原因,农民就会减少农业投入,甚至放弃种粮,转而到城市打工,获取高于种粮的收益。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势必会构成我国的粮食安全隐患。
从去年年初开始,粮食及相关农副产品出现了大幅涨价现象,但相关利润并未落到农民手中,而是被流通环节所截留。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粮食物流企业流通成本高于国外同行至少10%以上。1斤油菜农民卖0.4元,挣5分钱,而北京超市卖2.2元!
之所以导致这种局面,主要在于,我国农业属于包产到户的传统经营模式,农民是非常松散的,在很多地方也没有农业协会这样的组织,在粮食价格方面没有话语权,定价权基本上掌握在中间商手中。因为这些中间商可以收购、囤积大量粮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价格操纵。而且,农民信息闭塞,无法及时得到市场粮价波动的真实信息,这加大了中间商操纵价格的成功率。长此以往,必然使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打击。
而且,我国过去实行的粮食直接补贴,主要集中在流通环节,这进一步强化了中间环节的利润,使得越来越多人进入到流通环节,进一步加大了流通成本。后来中央认识到这一弊端,于2005年把针对流通环节的粮食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但是,粮食补贴的数额仍需进一步提高。在西方国家,农场主的收入构成中,超过一半的收入来源于政府的补贴,我国受财力限制无法达到这一标准,但至少应该提高到足以抵消农用生产资料涨价的程度。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目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如何减小流通成本,把相关利润留在农民手中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对粮食及相关农副产品设定最低价格,低于这个价格,农民可以卖给国家;高于这个价格,农民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这样,农民的风险被降到最小而收益得到了保障。目前,世界上凡是农业发达的国家,基本上都有这种制度保障。
第二,可以帮助农民组织成立相关协会,通过协会强化定价权,掌握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这样,能够摆脱单一农民对流通环节中的强势商人的弊端,使农民因话语权的确立而获得谈判主动权,维护自己的利益。
第三,打击那些利用虚假信息欺骗农民,力压粮食及农副产品收购价,囤积居奇牟取暴利的不法商贩,在靠近农村地区建立起粮食贸易点,由工商等部门严格管理,解决中间商操纵交易的问题,使农产品交易更加公平与公正。
第四,应通过对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厂家减税的方式,压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降低农民的种粮成本。并建立起农业保险制度,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运用商业化的保险网络,分担农民的风险。
一旦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