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7月30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阿联酋《国家报》29日称,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伊朗石油的数量减少了将近1/3。这一最新统计数据引起了伊朗方面关注。有专家认为,美欧新的制裁方案破坏了中伊两国的能源关系。伊朗驻华使馆新闻官阿兹伊29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这只是消费结构变化、价格浮动等导致的,中国并无政治意图。
报道称,作为中国第三大原油供应商,伊朗上月底将900多万桶石油运抵中国。然而,去年同期其输出量是1310万桶,降幅十分明显。与此同时,安哥拉、沙特阿拉伯等国向中国出口原油的数量却在大幅上升。供职于美国一家智库的伊朗专家穆拉维说,“2009年5月,伊朗是中国的头号供应商,原油出口数量锐减是否与中国政策有关,还是只是一个价格问题,目前还无法定论”。但他表示,在很多方面,伊朗都过分依赖对中国的原油出口,甚至有时候夸大了中伊关系的重要性。
《国家报》称,近年来,欧洲公司削减了在伊朗的业务,俄罗斯就核问题向伊朗政府施加压力,而美国企业在伊朗消失了几十年。在这样的局势下,伊朗开始游说中国购买他们的原油,并将收益投资于能源部门。穆拉维说,中伊两国关系的实质是建立在800亿到1000亿美元的投资合作上。事实上,北京更关注维护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同时寻求与伊拉克进行石油贸易。
本月26日,欧盟通过了目前为止最严厉的制裁伊朗的决议。今后,伊朗和欧盟国家之间的石油与天然气合作将被禁止。美国国会也将调查与伊朗签过能源合同的所有外国公司。供职于布鲁金斯学会的中国能源专家埃丽卡·唐斯说,美欧的新制裁可能会进一步削弱伊朗原油出口中国带来的利润。唐斯认为,中国政府和公司不会乐意冒被国际社会指责的风险,因为他们仍然有别的选择,比如伊拉克。《国家报》称,目前,像中石油这样的中国公司并未表态投资伊朗。与所有石油公司一样,中国公司也不愿意将数十亿美元扔到伊朗,却不知道何时才能收回投资。
对于舆论的这种说法,伊朗驻华使馆新闻官阿兹伊29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上半年从伊朗进口石油数量的下降是技术方面的考量,包括买卖交易价格变化,分散石油来源,国内石油消费有新变化,国际市场价格有变化等等,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这种变化与政治意图无关。一名熟悉中国进口伊朗原油情况的北京交易商也认为,进口数量减少与政治无关。他说:“我没有看到任何要削减从伊朗进口的政治压力。如果有这种压力,我们应该感觉得到。我们的成交量仍然稳定。我猜价格是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