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报告在北京时间7月29日21:00得以“解禁”。由于是否公布磋商报告由成员国自主决定,这意味着中国最终选择了公开披露这份包含对人民币汇率和宏观刺激退出等建议的报告全文。
除了汇率这个争议最大的话题外,这份报告花了相当篇幅讨论中国的宏观政策。IMF中国事务主管Nigel Chalk在当天北京时间20:00的在线全球媒体发布会上表示,这次磋商报告的重点是:中国应对危机的政策、危机后的经济复苏和风险,以及中国面临的中期挑战。
IMF表示,强有力的财政对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已确保中国引领全球复苏。与此同时,中国在一系列结构性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这将有利于经济的再平衡。IMF认为中国目前的挑战是,“如何在保持强劲增长表现的同时果断地转型为由中国消费者拉动的经济体”。
通胀将趋向温和
IMF在报告中认为,自1990年底的高通胀以来,中国的物价水平已经表现得“显著稳定”。中国央行官员暗示,他们已经注意到,随着温和的通胀前景,当前提高名义利率的必要性已经减弱了。同时,央行也考虑到加息可能会增加资金流入的风险。
IMF预计,中国的通胀将很快达到高峰并在今后几年中逐步稳定在2%~3%的水平上。此外,制造价格通胀也会趋向温和并在接下来几个月中有所下降。然而,IMF强调,由于CPI的住房成分与房租和实际抵押贷款成本联系在一起,非食品通胀因此没有完全考虑由于房价上涨造成的潜在的生活成本上升。
中国最近也经历了名义工资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一些沿海地区也存在劳动力短缺的现象。IMF认为尽管名义工资增长了10%~15%,这也是与前几年相似的合理状态,更大程度上代表了生产力增速的高水平,而非劳动力市场的紧张。
中国房价调控“治标不治本”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去年对房地产市场信贷政策的放松,房地产泡沫作为应对危机而造成的种种“副作用”之一,也成了IMF这份报告的重点内容。IMF在评估后认为,从全国水平上看,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似乎并没有超出基本面太多。然而,“在一些较大城市,房地产泡沫正在逐渐显现,并且不动产领域的信贷有上升趋势。”
今年以来有关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不绝于耳,而房地产市场已在今年4月成为本轮调控政策的重点。
虽然肯定了中国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资产价格膨胀的潜在风险,也采取了更严厉的措施”,但IMF小组人员也表示,中国本轮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治标不治本”:“尽管最近的措施针对了潜在症状,但却没有解决房价上升的根本原因。”
报告指出,这些“根本原因”是低廉的资金成本、资产价格的升值预期(与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相关)以及缺乏替代性的储蓄工具。
报告指出,中国暗示今年4月采取的相关政策对于削弱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活动已经产生了效果——交易量降低将导致价格趋缓。中国将在接下来一段时期内评估本轮政策的影响,“必要情况下将会加强措施”,以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同时,中国暗示,虽然目前还没有引进“房产税”的具体时间表,但正在进行相关研究。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