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大范围取消应对金融危机刺激政策开始退潮
6月22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明确从7月15日开始,取消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建材等在内的406个税号的产品出口退税。
相关人士指出,这次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始料未及。这次财税部门不仅一步到位地取消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更是将范围扩大到农产品、医药和化工产品等。
这是继2008年7月至去年6月,国家先后第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后,财税部门首度改变出口退税率政策。
同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7980元。至此,人民币兑美元破6.8元,创下近五年来新高。虽然23日,美元兑人民币出现小幅反弹,1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回到6.8102元,但市场对中国人民银行上周末重申汇改后,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减。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此分析认为,近期多项政策的调整,预示着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自2008年末开始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正在撤退,“政策正在转向”。梅新育同时表示,虽然这些政策当初设定的时候,就明显是临时性政策,但如今在外部环境仍有较大存疑的情况下开始撤退,或许有些过急。
国际“形势远比预期的复杂”
就在2天前,6月20日,包括广东、浙江等国内十多个重要出口外贸大省的外经贸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被聚集在武汉召开座谈会。这是商务部正在进行的全国调研的一个重要部分。
记者近日获得商务部在今年4月举行的春交会(第107届)进行的外贸形势调研报告。报告指出,尽管全年出口恢复性增长态势有望持续,但出口运行仍存在诸多变数。“我们在调研中感到,当前我国对外经济特别是出口型经济处在关键的转折期,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变化趋势。”
报告称,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长期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存在于现阶段企业利润空间有限的矛盾;二是国内要素成本上涨与保持出口竞争力的矛盾;三是世界经济“再平衡”进程与继续拓展外部市场空间的矛盾;四是政策体制机制性障碍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
此前,随着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逐渐减弱,外贸形势被普遍乐观看待。但实际上,目前国际市场前景依然十分不明朗。商务部调研团认为,特别是欧美传统市场需求依然疲软,在欧债危机有蔓延之势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复苏显得后劲不足,导致市场持续疲软。
广交会一直以来是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其成交情况反映未来半年至一年的进出口情况。商务部的调研称,从今年春交会的到会客商和成交情况看,总体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但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从外部形势看,由于世界经济恢复基础还不稳固,出口运行仍存在着诸多变数,企业和地方普遍认为恢复到2008年出口水平难度很大,“形势远比预期的复杂”。
海关总署最新的统计数据印证了这一预判。据统计,我国外贸进出口前5个月,进出口总值1100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4%。这是继今年1季度,我国出现近6年来首次逆差,以及前4月顺差仅为161.1亿美元后,贸易顺差增幅继续出现大幅度的收窄。
企业普遍对全年订单情况表示谨慎
据知情人士透露,商务部调研团在4月份广交会期间,听取了东中西部共12个省市商务主管部门的情况介绍,而这12个省市出口合计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76%。
参与调研人士透露,在回收的220份调查问卷显示,企业普遍对全年订单情况表示谨慎客观,约77%的企业认为此次广交会成交达到或超过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同期水平,预期全年本行业外需市场与2009年相比持平或更好。不过,招工难和劳动力成本上涨问题依然是突出问题。企业反映,自去年以来,劳动用工成本上涨幅度约为10%-30%。
调研报告称,调研中出口企业反映最多的问题是受政策变化、人民币汇率预期、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订单以中短期订单居多。调查问卷显示,约60%企业能够承受人民币升值幅度在1%以下,14%企业能够承受3%-10%的升值,通过选用金融工具避险的企业不足10%。
调研组进一步指出,目前“补充库存型”订单占据相当份额,导致客商在采购时要求缩短产品交货周期,并倾向将大订单分拆成小订单,分步下单现象明显增加。这也说明由于全球持续复苏前景尚不明朗,客商补充库存过程也存在犹豫心理。
调研统计显示,大部分企业认为目前毛利率低于2009年,毛利率在20%以上的企业不足5%,接近50%的企业毛利率仅在5%-10%之间,还有30%企业的毛利率低于5%。
这份调研报告认为,我国的出口企业应该做好准备,未来一段时间内,出口之路依然艰难。
大范围取消出口退税凸显“调结构”决心
不过就在商务部在武汉调研的同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自7月15日起取消钢材等406个税号商品的出口退税,这让本来前景难言乐观的出口“雪上加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这基本上可以判定为中国经济站稳回暖态势,二次触底的风险已经不大,“政策正在转向”,显示了自2008年末开始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开始了撤退历程。
不过另有专家认为,与其说是应对危机的刺激政策退出,还不如说是为了给经济转型增加压力。目前的出口退税指向非常明显,集中在号称“两高一资”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领域。在外贸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这一力度空前的调控措施剑指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更加凸显我国决策部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促“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的决心。
自2008年下半年起连续上调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稳外举措,为我国外贸企业有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亮丽的数据背后,我国外贸结构中附加值低而能源消耗高的产品依然占有相当数量,部分行业盲目扩大生产,以低价进入市场,靠数量赚取利润的老路子依然没有多大转变。
早在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即出台措施调整和取消2831项商品出口退税,其中553项是“两高一资”产品。此次调整延续了危机之前的调整,这意味着被金融危机暂时打乱的调整步伐将逐步回归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