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全国拉响天然气荒警报 渝缺口10亿方 中石油否认逼宫涨价 原因 -中国籍枪手在塞班岛向游客扫射造成4死6伤 可能因经济问题行凶 -鹤岗矿难遇难者增至104人 仍有4人被困 -发改委否认87度为电价调升标准 各省自定家庭月基本生活用电额 -商务部敦促欧委会提议终止对华皮鞋反倾销措施 我鞋企谨慎观望 -QDII明年掀出海竞赛潮 5公司IPO申请获批 创业板被否企业已8家 -深交所严惩深国商股东及控制人 处罚收购失信 五粮液案索赔有望 -北大校长推荐名单公示结束 京首批学生公示 教育部原发言人质疑 -国家司法考试成绩公布 分数线360分 港澳台合格者可申职业资格 -中国参加联合国反腐大会 希望加强引渡合作 与欧盟28次人权对话
首页>>能源
福建试水“市场换石油”每年进口千万吨沙特原油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1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今年10月广东湛江市政府、中石化、科威特石油公司签署备忘录,推进中科合资炼化一体化项目。根据规划,该项目总投资90亿美元,通过进口科威特原油,生产国内市场供应不足的成品油和乙烯。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15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的生产能力,可增加工业总产值650亿元,增加地方税收58亿元。

四种模式各有利弊关键在于风险可控

从风险与收益均衡的角度来看,四种中外能源合作模式各有利弊。而部分业内人士表示,更倾向于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以“市场换石油”的合作方式。

一、“参股换石油”

利:中国油企可以通过股权分享海外公司经营收益,部分抵消国际油价巨幅波动带来的损失;弊:中方必须承担海外投资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风险。从目前情况来看,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能源市场动荡不堪,而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机遇把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能力仍存在不足。不可否认,在国际化管理人才不足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急于海外扩张潜藏着较大风险。

另一方面,2005年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受挫的案例,令人记忆犹新。由于某些政治因素,中国油企“走出去”曾经历了诸多艰辛。一旦金融危机见底回暖,发达经济体失去对中国投资的迫切需求,很难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能否像今年一样顺畅。因此,能源企业海外拓展的前景如何,仍有待观察。

二、“技术换石油”

利:其优势在于中国企业一旦参与海外油田的勘探和开采,对于今后进一步参与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可占据先机;弊:技术服务赚的是辛苦钱,短期收益率不高,对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帮助不大。

三、“贷款换石油”

利:油源稳定,不存在企业经营风险;弊:以巨额贷款换取稳定石油供给,属于“低风险、低收益”的模式,仅是一种过渡性策略。这一模式中方所得仅为一纸原油供应合同,收益较为单一。

四、“市场换石油”

利:相较于前三种模式,以市场换石油,对中方来说应该是风险最低、获益最稳定的一种合作方式。这样既可以确保稳定的油源,又可将中方企业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弊:必须与外方企业分享我国成品油和化工产品市场利益。

去年以来,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原油需求萎缩、国际油价巨幅波动,而中国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吸引了更多产油国的目光。在当前国际能源市场环境下,加快引进产油国投资我国石化产业,既扩大原油进口又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胡苏)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全国拉响天然气荒警报 渝缺口10亿方 中石油否认逼宫涨价 原因
中石油否认逼涨气价 称已超负荷供气
中石油:部分城市天然气供应已接近极限
中石油与苏丹签署三个油气领域合作文件
中石油签约伊最大油田 武钢南澳铁矿项目获批 将主控20亿吨资源
中石油正式签约伊拉克最大油田
专家:石油公司"逼宫"上调天然气价格可能性不大
新能源车规划料明年三月出台 石油三巨头集体涉足
图片新闻:
2010年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余万人 就业不佳专业将被调整
工信部发布199批新车目录 27款轿车即将投产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