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天津9月6日讯 (记者董琳) 国际金融危机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面临第四轮重构,汽车产品将向安全、节能、环保方向迈进,“新能源汽车”概念也随之成为业界关注重点。中国经济网记者在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就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问题采访了政府、车企及相关技术研究专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成绩可喜,但在政策和技术方面都面临着难以规避的问题。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建伟在采访中引用了科技部部长万钢的话:“十年的工作我们有了很好的基础。”虽然就某些具体车型技术来说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的动力轴承,电控的部件,现在来讲还是不错的”。不过张建伟也表示,就此说我们的电动汽车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还“为时尚早”。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于凯也表示,我们国家在电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虽然“我们在传统汽车方面和国外的差距挺大,但在新能源方面我们离的很近”。
全球面临电池技术瓶颈
在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发展上,全球都倾向于电动汽车,但都面临着相同的技术难题,就是电池动力不足,难以达到传统汽车水平。台湾车辆研究测试中心总经理黄隆洲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举例说到:“现在日本的电力汽车已经可以跑很远了,但也不过才150公里。如果你要跑远,电池就会很重、很大、很贵,一个电池说不定就占了一部车车价的一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建伟也同样表示,国外一些公司试图使电动汽车能够达到传统汽车水平,花了很长时间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但现在还是达不到。
张建伟提到了一个“曲线解决”的办法,他表示,目前国内汽车行业有一个基本认识,就是不要按照传统汽车的要求来要求电动汽车。“比方说在特殊的城市,特殊的区域,固定的路线,用电动汽车,一天跑一百公里左右,晚上充电第二天可以接着用。”并且提议整个企业在开发电动汽车时向这个方面转移重心。
行业需要相关政策规范及扶助
从政府部委到相关协会都在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但是真正能落到实处的政策却并不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建伟就说:“初级阶段政策支持要有比较大的力度,但目前的政策却没有完全到位。”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在与中国经济网记者的交流中提到,希望国家出台一些中国的标准,并组织对中国车企在技术开发方面进程的调查统计,“把各家的优势发挥出来,各显神通做整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于凯则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产学研”。他说,国家要鼓励产学研和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一起,组成联盟,以促进产业发展。这也从侧面解决了尹同跃董事长提出的中国自主品牌研究开发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创新力”不足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推出或伴随新补助政策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会议上提出:“将继续加大投入,大力支持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和市场应用。”那么,加大的投入会不会在新能源汽车推出之时变相加诸到消费者身上呢?张建伟主任的观点打消了我们的顾虑,他表示,必须考虑到消费者本身购买力有限,研发前期付出了的巨大开发成本,政府会给出补贴来平衡。
发展新能源汽车既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又符合我国国情,他不仅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也是催生新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建立新型战略产业的重要突破口。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成为了汽车产业发展大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