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 李若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天在“马来西亚央行高层研讨会”上表示,美国低储蓄、高消费的状况与中国的高储蓄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此前,美国多名政府高官曾公开指责称,中国的高储蓄率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
周小川承认,近期国际上有部分观点认为,亚洲和产油国储蓄率过高是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他强调指出,从储蓄率波动的时间分布看,美国本轮的低储蓄、高消费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而东亚国家的储蓄率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才开始有所提高,中国储蓄率的上升更是在2002年以后。因此,就时间分布上的差异而言,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某些经济体的高消费、低储蓄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难以持续的,其对增长模式的反思势在必行。”周小川指出,美国高消费、低储蓄状况的一大原因是其对经济“过度乐观”的态度。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呈现很强的灵活性和良好恢复力,致使市场“过度乐观”,这种观点也显著影响了美国居民的储蓄行为。他预计,在本次金融危机后,美国的这种状况将会出现较大的调整。
此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把美国房地产泡沫归咎于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的高储蓄率,美国新任财政部长盖特纳则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周小川表示,从统计上看,汇率与储蓄率的相关系数不高,且统计检验也不够显著,似乎不能仅靠调整汇率来调整储蓄率。
周小川分析称,东亚国家储蓄率偏高存在多种客观原因,包括民族传统、文化习惯、家庭结构、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阶段等。因此,全球储蓄率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希望在短期内得到改变是不切实际的。中国政府降低储蓄率的意图是明确的。自2005年以来,中国已将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作为基本的国家政策,这些政策的综合结果必然会降低储蓄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