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资,降息;再注资……为了应对危机,虽然欧美各国已先后使出了多种手段,但金融海啸继续冲击实体经济的态势,让这些国家别无选择:再次联手降息救市。
降息预期刺激美股涨逾9% 东京股市大涨7.74%
昨晚,中国央行率先宣布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而在大洋彼岸,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也正在召开新一轮议息会议,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今日将把联邦基金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至1%,且不排除下调0.75个百分点至0.75%的可能性,以应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风险。而在欧洲,欧元区和英国都发出了强烈的降息信号,预计两家央行11月6日都会宣布第二次降息,幅度可能为50基点。日本央行亦考虑在10月31日的例行会议上降息。
受全球央行将再度联手降息预期刺激,欧美主要市场周二大幅反弹,28日纽约股市强劲回升,三大指数涨幅全部超过9%。29日亚太地区主要股市继续上扬。29日东京股市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上涨589.98点,以8211.90点报收。恒生指数全日收报12702.07点,升105.78点。
欧美实体经济堪忧
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各国最大的忧虑就是害怕金融海啸引发实体经济的大衰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事情似乎已在朝最坏的方向发展。
美国大型企业联合会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其消费者信心指数由9月份的61.4降至38.0。加之此前公布的多个基本面数据,美国经济已是警报频传。今年来美国非农部门就业岗位持续减少,迄今已累计减少76万个。同时,失业率不断高企,多数经济学家预计美国失业率明年或将从目前的6.1%升至7.5%,甚至更高。经济学家还预计,第三季度占美国经济比重三分之二的个人消费开支也将出现下降,这将是1991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下降。
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第三季度GDP环比下跌了0.5%,这是1992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萎缩,降幅也达到了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外界普遍认为,英国已经在事实上成为第一个进入衰退的主要发达经济体。
而欧盟及欧元区第二季度GDP数据则显示,欧洲经济正加速恶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的欧洲地区经济展望报告说,今明两年欧洲经济将显著放缓,预计欧洲发达经济体短期内将经历“温和衰退”,今年实际经济增长率预计为1.3%,明年进一步放缓至0.2%;欧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也将明显放缓,预计今明两年增长将分别为5.7%和4.3%。
欧美再度降息已无悬念
10月27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暗示,欧洲央行可能在下周举行的货币决策会议上再度降低欧元区主导利率,以应对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而对美联储议息会议,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降息已没有任何悬念,问题是降多少?彭博社对64位分析师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35位受访者预期美联储今日可能再降息50基点,另外17位预期降息25基点。
分析人士预测,在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美国的经济收缩幅度可能超过2%,是近18年以来出现的最严重下滑。如果美国经济仍然不能出现复苏,美联储可能还将继续下调利率。
日本央行可能于31日宣布降息
而据日本媒体报道,为了稳定金融市场,防止实体经济下滑,阻止日元急升和股价继续大幅缩水,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正在探讨降息的可能性,或将于31日宣布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由目前的0.5%调降至0.25%。
报道称,央行将视市场动向的发展最终于31日的金融政策会议上作出决断。如果这种预期成为现实,这将是日本央行自2001年3月以来首次降息。
分析
联手降息或不足以消除市场恐惧
10月8日,美联储曾联合欧元区、英国、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五大央行紧急协同降息50基点,旨在应对金融危机恶化给经济增长带来的更大下行风险。但这一前所未有的联合降息并未起到扭转乾坤的效果。即便在降息宣布当天美股三大指数依然“顽固”地收出六连阴,随后全球股市更是一路跌向深渊。
虽然环球股市均在本次减息预期中实现飙涨,但对降息真正能够带来的正面影响,不少分析人士均持谨慎态度。过去两周,已有不少国家加快了降息步伐。越南、印度、加拿大、瑞典、新西兰以及韩国等至少六个国家宣布大幅降息。其中印度是四年来首次降息,新西兰和韩国都创下有史以来最大降幅,而加拿大、瑞典和韩国则是本月第二次降息。但这并未能阻止全球实体经济警报频频。
为了应对经济面临的困境,美国政府目前正在“三管齐下”自救:降低利率、增加流动性以及收购不良资产,但目前看来似乎收效甚微。由于蒙受了4300亿美元的损失,即便美联储进行降息和采取注入流动性的措施,美国各银行之间也已经不再乐于互相拆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表示,尽管美联储及财政部采取了降息及其它举措来对抗信贷危机,但美国经济的疲软态势可能延续至明年。美联储副主席科恩也承认,降息的作用已不及以前重要。他表示,本月初全球央行的联合行动已经“进一步挫伤了市场信心。”
有分析师指出,降息可能不足以消除市场上的恐慌情绪。原因之一是,美国信贷市场仍异常紧缩,银行间拆借利率依然维持在历史高位,与其对外借贷,银行更愿意将现金紧紧抓在手上。这对于依靠银行和借贷市场的公司而言无疑是个灾难性信号。另一个原因是,随着“去杠杆化”规模大增,市场可能陷入更大慌乱。投资者如对冲基金采取“去杠杆化”措施,正意味着它们正在摆脱借款和风险资产,着手建立现金储备。
美联储圣路易斯分区银行总裁布拉德日前则警告说,美国可能会步上世纪90年代日本“失去的十年”的后尘。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美联储可能必须仿效日本当年的做法,将利率降至零水平。(记者孙君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