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自然灾害一波接一波,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这些冲击使通胀水平不断攀升,又使经济放缓迹象明显。展望下半年,通胀高企和增长放缓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基调,宏观调控可能被赋予更多"灵活性"。
通胀压力仍居高不下
前5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1%。其中,5月份CPI涨幅由上月的8.5%大幅回落至7.7%。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预计,上半年CPI涨幅为8%左右。
今年以来,货币信贷保持从紧,GDP增速比去年大幅回落,这为防止全面通胀提供了一个偏紧的总需求约束环境。祝宝良认为,从下半年来看,只要继续实行从紧货币政策,需求因素不是影响物价的主要因素,物价上涨将主要表现为输入性和成本推动性,包括国际石油和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国内农产品价格继续维持高位和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如果不再调整电价、成品油等价格,全年CPI涨幅为6.7%左右。"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表示,"下半年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不会比上半年轻松。"能源价格调整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同时国内粮食价格继续上扬的压力也很大。因此,他认为全年CPI涨幅超过7%的概率非常大。
而此次国内油价调整后,仍与国际油价相差甚远;电价调整后,发电企业仍不能扭亏。专家预计,下半年能源价格仍有进一步调整的可能,这无疑将进一步增加通胀压力。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认为,国内油价相对国外的折扣应保持在20%-30%之间,因此国内油价仍有上调空间,预计在奥运结束的9月份或10月进行调整的可能性大,因为此时CPI涨幅处于全年相对低点。
经济增长将减速
2007年第二季度,我国GDP增速达到本轮经济扩张周期的峰值12.7%。此后,GDP增速已连续三个季度回落,今年一季度降至10.6%,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基本消除。
2008年倏忽过半,宏观调控也已棋到中盘。下半年经济形势将如何演绎?本报自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展望下半年的宏观经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贸趋势、信贷政策以及资本市场发展趋势,以飨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