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证券业或迎并购高潮 金融混业未成熟 上证所四举措规范会员交易 -胶济铁路事故伤亡者仅1/4投保 多家银行称确有提高备付金率传闻 -广东98%大米依赖购买 打击违规搬米 粮价高企或至2015年 专题 -大飞机1/2配件对外招标:含发动机 专家忧 50名工程师赴英深造 -卡弗蒂道歉信仅101个单词 中国奥委会启用新商用徽记 珠峰凯旋 -世卫组织称EV71病毒未变异 广西死2例 广东1例 中医药防治处方 -中日就大米对华出口全面解禁达成协议 早稻田演讲全文 联合公报 -银监会:个人可设小额贷款公司[全文] 村镇银行需上缴准备金[全文] -中国在缅人员安全 华人华侨缺水 3名中国员工在尼日利亚遭绑架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改革酝酿再突破 专家称应从三方面推进改革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5 月 0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农村改革的“放活”方向

据《瞭望》新闻周刊了解,下个阶段将要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继续解放农村生产力将会作出重大决策。对此,李兴山告诉本刊记者,“我们国家的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又研究农村改革,其中包含的意义不但重大而且深远。”

胡锦涛同志指出,“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们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

李兴山认为,农村改革要取得新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他分析,各国好的机制和我国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经验类似,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要在“多予少取”上尽力而为,更要在如何“放活”上多做文章。

对此,李兴山指出,2004年以来推进的林权改革试点已经探索出了许多重大突破。

2005年以来,李兴山带领中央党校课题组对江西的试点进行了深入调研,得出的结论是,“林权改革不仅是林业体制内生产关系的调整,也不仅是林业内部生产资料重新分配,而且是整个农村改革领域的扩展和深化,是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他总结了其中为下一步农村改革可能带来的经验启示:

产权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抓住了产权制度改革就是抓住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林权改革突出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明晰产权,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做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从而破除了制约林业林区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了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各种功能,使过去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基本动力。江西省在这次林业体制改革中,始终把广大林农作为改革的主体,坚持还权于民、还利于民,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把广大林农是否在改革中受益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政府管理部门不怕砸自己的饭碗,地方财政出钱自担改革成本,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反,如果改革不是强调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强化部门的既得利益;不是实行民主决策,而是政府包办代替,那就不可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改革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政府职能转变是改革攻坚的关键。所谓体制改革打攻坚战,最主要的“坚”,就是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机构改革。江西省在这次林业体制改革中,正是由于政府勇于在改革中革自己的“命”。提出“高位推动、三级书记抓林改”,从而使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妥善解决。

把改革同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的重大战略决策紧密结合起来。改革是手段。通过改革促进发展、促进和谐,从而使中央提出的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奋斗目标得以真正贯彻落实和顺利实现,才是真正的目的。农村改革一定要和农村、特别要和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抓出成效,才能使广大农民真正在改革中受益。试点区广大林农之所以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喻为“第三次土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真正在林改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看到了发展变化的光明前景。

从林权改革观察下一步农村改革性质,李兴山的结论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解决平等问题,要在改革当中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使广大农民真正和城市居民一样,成为平等的社会主义公民。”

用法律的语言来说,就是使农民成为与市民同等地位的公民;用WTO的语言来说,就是使农民享受国民待遇;用市场经济的语言来说,就是使农民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如果从这一角度来认识农村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意所在,就会使我们不仅从感情和道理上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而且能够从法律和体制上来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

同时,李兴山也指出,解决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应该是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但是这个方向必须明确和坚定”。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社科院教授李楯:中国改革急需往前迈出三步
政府机构改革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改革的主旋律
08两会重要文献查询/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人事任免-中央/地方 / 中国网两会专题/ 北青网两会专题/ 中国改革论坛两会专题
华媒评中国改革试验区:内容基本涵盖改革3大难点
吴敬琏厉以宁解读改革开放30年得失 展望中国改革的未来
中国改革试点版图30年成形 不再新批国家级新区
企业家对中国改革成效满意 民企更关注金融体改和财税体改
“中国改革步入30年”国际研讨会11月召开 全国征文
高尚全:"十一五"是中国改革新起点 行政管理体改应更突出
对外开放成推进中国改革的催化剂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世界
2007年科学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数字报告
《2007’中国改革评估报告》出炉 勾勒中国改革路径
图片新闻:
杭州湾大桥引游客停车拍照 已开1300张罚单 面临安全考验(图)
北京奥运圣火9时11分登上世界之巅(组图)[登顶火炬手名单]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对策/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中国推行大部制改革
· 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 考研资讯大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现代化报告—国际现代化 / 生态现代化 / 社会现代化 /科学发展报告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