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 综合治理采煤沉陷区
资源枯竭型城市除了面临下岗失业职工急剧增加、城镇居民生活贫困外,更突出的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沉陷区威胁居民安全。作为煤城,辽源有8000多万吨堆积如山的煤矸石,既浪费了资源,又占用了土地。同时,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也不容乐观。我们在辽源了解到,2001年,全市绿化覆盖率为20.50%,同比下降6.67个百分点;人均拥有绿地面积3.3平方米,同比下降0.92平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仅为36.01%;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仅为52.92%。
辽源煤田自1911年开采至今已近百年。反复多次的开采,造成矿区地表严重沉降塌陷,形成面积达29.5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最大塌陷深度33.3米,开裂宽度14.5米。沉陷区内的厂矿、医院、学校、民房以及公路等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特别是有些民房墙壁裂缝达20余厘米,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从2001年12月起,辽源就开始谋划实施综合治理工程的前期工作。在中央和吉林省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9月,综合治理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辽源人深知这项工程的分量,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一切为治塌让路,使工程创下许多全省第一:项目运作速度第一、前期工作完成第一、开工建设第一、规模第一、竣工回迁第一……正是这许许多多的第一,让辽源矿区居民彻底摆脱困扰几十年的沉陷之苦,住上称心如意的房子。2005年11月6日,辽源举行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住宅小区建设竣工仪式。历时3年,全市新建煤城新村、四合、仙城3个小区,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万多户共5万多人。
面对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和一座座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的煤矸石山,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基础设施的薄弱以及严重缺水等一系列问题,辽源人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实现经济转型与城市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通盘谋划,同步进行。辽源筹措4亿多元资金,建成了一个综合利用煤矸石的年产5000万吨水泥熟料的现代化水泥厂;投资5.2亿元,新建了42公里的外环路,使城区面积扩大了3倍多;向上级争取了3亿多元资金,实施“六库一闸”供水联调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缺水问题;投资3亿多元新建了日处理10万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实施1500公里“村村通”工程,促进城乡一体化;投资4亿多元,新建改造30多条城市道路,畅通城区交通;搬迁和关停了市区内20多户企业,对40多家袜厂实行集中漂染……
今日辽源,城市建设工程不但高起点、大手笔,而且精益求精,从高楼、大桥,到路灯、广告,甚至路边的垃圾筒,都体现了城市品位。企业新上项目,都把节能环保放到第一位。利源铝业新建的年产6万吨新型铝型材项目,不但全部采用天然气加热,而且还投巨资建设了国内最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惠宇能源公司投产的利用植物秸秆加工生产液化气,把低质资源转化成清洁高效的新能源。一度因污染严重被批评的辽源市,如今却获得了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人居环境范例奖。
有必要指出的是,良好的环境是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经济转型的同时,辽源需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和加强管理,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应密切关注预防与治理结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转变。同时,要注意把采煤沉陷区治理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采煤沉陷区的治理不能只是简单地搬迁,要有整体规划,注意把这个规划与小城镇建设布局联系在一起。
信心是发展的希望,努力是不竭的动力。辽源的煤炭曾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今天的辽源人正以勇于竞争、务实创新、永不言败的追求作为“辽源精神”,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新征途上,追求大作为,实现快发展。巨大的变化,让辽源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骄傲和自豪,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爱自己的家园。可以预见的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新辽源正在腾飞。(彭真怀 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地方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