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轻重缓急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我们认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和市场的手段远远不够。要解决资源开发过程中所积累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矛盾,既要充分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配置资源,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体系支撑,尤其是财政税收方面的扶持。这一点,在鸡西反应得比较明显。多年来,鸡西的经济转型得到了中央和黑龙江省的大力支持,但从总体上看,适合鸡西发展、科技含量高、能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项目比较少;“注水养鱼”、促进鸡西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少;扶持发展的资金投放少;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少。
我们收集的资料表明,西方国家普遍对衰退产业的调整转移进行了必要的“干预”。1984年,法国对洛林和加莱等资源性老工业区采取改造与发展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各种便利,包括合资经营,直接投资建厂等,使资源型城市变成了拥有多种经济活动的现代化工业区。考虑到鸡西基础差、包袱重的实际情况,中央和黑龙江省应给予特殊扶持,以“输血”的方式恢复其“造血”功能,培育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典型。首先在项目投放上优先考虑鸡西;其次,在税收和信贷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在税收上,对矿山企业增值税超缴部分实行全额返还,合并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在信贷上,重新审核并提高企业资信等级,适当放宽重点骨干企业的贷款条件,加大对企业贷款扶持力度,处理长期占用的账外呆坏账,对中小企业实行贷款重点担保;第三,国家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解决社保资金缺口和厂办大集体费用,以及新煤田勘探费用;第四,采取“国家匹配一块、省支持一块、受益企业自筹一块”的方式,建立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基金,以支持鸡西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的一个共性问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企业管理城市,城市功能先天不足。鸡西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基础设施落后、功能区混杂、社会服务功能弱、投资环境差等问题十分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一直强调,资源型城市应实施再城市化战略。有必要指出的是,鸡西应坚决摒弃过去发展市属经济的旧观念,牢固树立发展市域经济的新观念。市、矿双方应着眼长远发展,尽快调整长期以来形成的市、矿之间在城市公用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各自为政的格局,加快重组与融合的步伐。
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践证明,一座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至少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而鸡西由于缺乏雄厚的财力支持,人口多,困难大,成功转型所需要的时间也就会更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转型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区别轻重缓急,有重点地逐步实施。在经济转型中,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政策引导,创造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搞好协调服务,为经济转型提供必要条件,而具体项目的运作则必须依靠企业和市场。要整顿和规范市场,加强诚信建设,为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经过近10年的努力,今天的鸡西人已不再单单依靠煤炭而生存和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让越来越多的鸡西人看到了振兴的希望。随着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和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政策的出台,为鸡西实施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相信,只要抓住机遇,鸡西一定会兴旺发达,焕发出青春和活力。(彭真怀 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地方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