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新月异,大型公共建筑也越来越多。然而,一些地方不顾财力,盲目上马中看不中用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群众反映强烈。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等5部门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
适用、经济是方向
严控工程造价
现象打着塑造“城市名片”的旗号,一些地方不切实际地造大楼、盖大厦、建大堂,一味追求“超大、超高、超豪华”。例如,湖南省永兴县曾搞过一个人民大会堂项目,效仿北京人民大会堂,还为全县20余个乡镇各单设一间会议厅。
对策必须顾及地方财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并严格控制造价。具体来说,设计方案应当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评选,如果中标方案在初步设计时不能满足控制概算的需要,主管部门应该责成建设单位重新选定设计方案。
今后,建设大型公共建筑的原则是: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既要以人为本,确保建筑全寿命使用周期内的可靠与安全,又要注重投资效益。
盲目国际招标不可取
重大标志性建筑要听公众意见
现象近年来,国内重大公共建筑中标方案公布时,很少能看到本土建筑设计师的名字。“蛋壳”、“央视塔楼”……无一不是国外建筑设计师的作品。
对策针对“洋风”劲吹的现状,《意见》要求进行整治规范。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组织设计方案招标,应立足国内组织设计方案招标,避免盲目搞国际招标。对于政府投资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标志性建筑,应直接听取公众对设计方案的意见。
新建项目须过“节能关”
能效不达标不办竣工手续
现象据测算,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潜力在30%以上。目前,大型公共建筑总面积仅占北京市民用建筑总面积的5%,耗电量却接近全市居民生活用电的一半,能耗惊人。
对策新建大型公共建筑须过“节能关”。新建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投资决策前,建设单位应当委托专业咨询机构编制内容全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成后,应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确保工程能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指标方面起到社会示范作用;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建立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非经营性项目推行“代建制”
现象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改革,成为近年来建设领域的焦点话题之一。目前,北京、陕西、四川、宁波、厦门等省市已经开始“代建制”试点,前不久开工建设的首都图书馆二期即采用了“代建制”模式。
对策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今后要加快推行“代建制”。也就是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同时,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等模式,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机制。
大型公共建筑
一般指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