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黄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今晨在北京逝世 享年69岁 黄菊简历 -本周大盘下挫 700个股跌停 阶段调整展开 股市市值一周减少5% -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遭尴尬 实际操作难 新<破产法>细则待出台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全文 负责人答问  -无锡宣布恢复正常供水 市民6月份水费半价 水危机谁最该反思  -中国拟5年内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广州指令性调控垄断企业工资  -36个大中城市肉价大幅大涨 民政部:确保低保家庭生活不受影响  -劳动保障部拟补8千亿养老保险空账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逾4成顺差源于虚报  -石油商业储备发端 中石化奏第一响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铁路第六次提速延至明年四月 资源分散导致延期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1 月 0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铁道部日前成功完成京沪、沪杭、浙赣下行线和京广上行线(长沙至北京段)提速牵引试验,为延期至明年4月的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进行积极备战。

“此次提速牵引试验是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准备工作的重要一环。”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昨天介绍说,铁路将要实施的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目标值将从时速160公里提高到200公里,而时速200公里是目前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的最高值。同时,会有一批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国产的中国品牌的动车组投入运行。

资源分散导致提速延期

“第六次大提速原本定于今年10月实施。”铁道部一位官员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透露,铁道部在铁路提速上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因为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新规划、设计、开工的项目全面铺开,因此,目前设计、资金、设备、施工等各个方面的资源都比较分散,在提速上的进度就有些放缓了。“十几条客运专线的设计人员天天都在加班,忙得不可开交。”

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日前也曾表示:“具体什么时候提速尚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将于明年4月18日前进行。”

牵引试验

10月29日至31日,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在上述路段进行了提速牵引试验,重点对时速200公里提速区段的线路基础、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运输组织、栅栏封闭、治安环境和国产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运用操纵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目的是掌握大量试验数据和资料,为解决提速基础工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等提供科学依据。

“铁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将进一步释放铁路运输生产力,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刘志军在试验中强调,这次提速也是缓解铁路“瓶颈”制约的重大举措。不过,“确保提速安全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最核心、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

据王勇平介绍,10月29日7时,提速牵引试验列车从北京站驶出,对京沪线下行线提速相关工作进行检查试验。30日7时25分,列车驶入新近完成电气化改造的浙赣线下行线进行检查试验。31日6时42分,列车从长沙出发,对京广线上行线进行检查试验。一路上,刘志军都十分认真地观察线路质量和动车组运用状况,反复强调要确保提速安全。

缓解运力紧张

第六次大提速的范围主要为京哈、京沪、京广、陇海、兰新、胶济、武九、浙赣等线路。在此次提速中,我国将首次开运时速高达200公里的“X”开头的新特快旅客列车。一般为早上发车,全程软座,不设卧铺,中途不停车。届时,时速120公里以上的线路延展长度将达到2.2万余公里,其中有5300多公里铁路线路时速达到200公里水平。提速后列车票价不会改变。

从1997年到2004年,铁路已经实施了五次大提速,许多线路区段从时速不足百公里逐步提高到120公里、140公里、160公里。

“是竞争压力和利益驱动使铁路热衷于提速。”一位轨道交通专家表示,前五次提速后,铁路部门无论是在竞争能力的提升上还是在利益收入上都尝到了甜头,但是目前运力紧张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全部通过新建项目来达到增加运力,这就迫使铁路不得不谋求通过提速来实现缓解运力紧张的压力。(于素)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气30年80多城市受惠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