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强镇发展论坛14日至15日在浙江萧山举行,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在演讲中透露:2002年,中国的建制镇数量第一次超过乡的数量;到2005年底,全国建制镇数量占全部乡镇数量的比重已达到53.7%。这标志着小城镇发展步入历史拐点——
小城镇聚集效应日益凸显
张为民介绍,“十五”期间,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趋势:一个是建制镇和乡的数量都在减少,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这代表着经历一轮快速发展之后开始进行的资源整合与重组;另一个是在建制镇和乡数量减少的同时,建制镇所占比重在超过50%的基础上逐年上升,小城镇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
一是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到2005年底,全国平均每个建制镇拥有3.8万人,比2000年增长15.1%;镇区平均人口达9511人,比2000年增长27.5%;总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的镇4674个,占全部小城镇的23%;3万人以上的镇占全部小城镇的比重超过53%。
二是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平均每个镇的财政收入达2211万元,比2000年增长130%;财政收入超亿元的镇为751个,超过5000万元的达1444个,有些镇的财政收入水平已大大超过一些县市的财政水平。
三是吸纳外来人口越来越多。2005年,平均每个镇拥有企业从业人员数达5444人,比2000年增长了35%;平均每个镇拥有外来人口2459人,比2000年增长10.5%。
四是企业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2005年,平均每个小城镇拥有企业520个,其中工业企业为180个,平均每个小城镇企业实交税金总额达1970万元。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日益提高。2005年,全国建制镇通电行政村达99.5%,通邮行政村达97.8%,通自来水的行政村比例达57.3%,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达60.3%。99%的小城镇拥有医院或卫生院,95%的小城镇拥有汽车站或站点。
千强镇成为率先发展典范
从此次测评的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主体地位虽然没有改变,但千强镇的具体构成已发生明显变化。河北、山东等省份入围的镇数快速增加,前10位中也开始出现了北方的镇。
从前100位的分布来看,首次测评时由5个省份包揽,其中:广东30个、上海29个、江苏23个、浙江17个、福建1个;本次测评结果则扩大为8个省份包揽,其中:广东28个、江苏23个、上海21个、浙江20个、河北4个、山东2个、辽宁1个、内蒙古1个。
张为民说,千强镇的综合社会经济实力、综合发展水平、居民生活环境与条件等方面,都大大高于全国小城镇的平均水平,是名副其实的率先发展典范。
据统计,2005年,千强镇以占全国小城镇2.3%的面积和10%的人口,创造了54.1%的财政收入;平均每个镇的财政收入达2.41亿元,是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近11倍;人均财政收入达3021元,是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5.2倍。
在交通方面,千强镇的公路密度达到了1.3公里/平方公里,是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3.2倍;在教育方面,平均每个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达到了841人,是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2倍多,教师数也是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2.3倍;在医疗卫生方面,平均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达到了23人、拥有的病床数26个,分别比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高出27%和38%。另外,镇区居民自来水普及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85%以上。
千强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2005年,千强镇人均纯收入达7735元,是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2.2倍;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5万元,是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3.5倍。
·千强镇超全国小城镇总收入一半
继续坚持“两个聚集”发展模式
谈到中国小城镇今后的发展方向时,张为民认为,由于发展时间短,中国小城镇建设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需要以科学发展为导向,通过提升小城镇人口和企业的集聚能力,促使小城镇进一步做大做强。
一方面,要坚持人口聚集的发展模式。有关研究表明:在2至10万人的小城镇中,大体上是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经济效益也在增加。当人口超过5万人时,经济效益的增加则更明显。因此,有必要重点对5万人以上的小城镇进行投资与扶持,以取得更好的规模效益。
另一方面,要坚持工业聚集的发展模式。据测算,小城镇工业企业规模与镇区人口相关系数为0.723,大大高于第三产业与镇区人口的相关系数。另外,工业在小城镇的聚集发展,必然会增加来自工业企业的利税,扩大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来源,进而有利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同时,张为民提出,小城镇要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全力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科学规划为依托,加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小城镇的快速健康发展,承载近10亿农民和谐小康的幸福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闻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