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昨日公布的《中国经济形势与预测2006年秋季报告》指出,打破经济运行中的不良循环链、防范投资过快增长导致出现新的产能过剩、解决外贸和国际收支不平衡、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等仍将是2007年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
打破经济运行中的不良循环链
盲目投资造成某些部门的产能过剩,这一问题与一些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时至今日,已在经济运行中形成了一个不良循环链。
报告指出,某些部门的产能过剩迫使其寻求国外市场,造成出口增加,从而使得外贸顺差明显增加,外汇收入相应增多。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货币当局不得不增发基础货币,这又造成国内货币供应增多,从而形成相对宽松的国内信贷环境,为投资的过快增长提供了资金基础。再加上国内收入分配的问题,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调,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滞后于经济增长,造成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的拉动,于是,货币供给宽松形成的隐性通胀压力,没有直接形成消费价格指数的明显上涨,而是使资产价格水平,包括房地产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这种状况更形成了在某些时期有利可图的上游产品部门的盲目投资热,而在未来出现更严重的产能过剩。
这一不良循环链掩盖甚至激化了经济结构和体制方面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增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甚至危及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报告建议,要解决好外贸和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关键是加快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步伐,同时及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要进一步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需要更多地使用行政手段,一方面严整土地供给秩序,从各个环节抑制隐性通胀对包括房价在内的资产价格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应最大限度地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廉租房。
防止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报告指出,固定资产投资在2006年初的急剧增长,直接吸纳了上游产业可能出现的过剩产能,并激起上游产业部门的再度扩张,形成经济景气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内部的加速自我循环。但是,这种自我循环是不可持续的。
报告发出警告,投资的高增长暂时掩盖了由于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而产品供求关系的短期平衡是以未来更为严重的不平衡为代价的。如果不加强宏观调控,把过快增长的投资稳下来,未来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解决好地方对中央政策的响应问题
报告认为,2004年开始的这一次宏观调控的成效显著,但也不能高估,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全国不同地区之间、产业不同部门之间出现了多种利益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复杂,各种矛盾交织,使宏观调控难度大大增加。在诸多矛盾中,地方政府对中央调控政策的响应程度不高,是影响调控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央与地方目前存在着财权和事权日益不对称。地方政府的事权大大增加了,但财权呈现相对减小的趋势。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划分比例,1990年约为34:62,2000年上升为52:48,2004年则高达55:45。尽管中央政府不断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但对大多数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转移支付的规模与他们的期望和地区发展相差甚远。
报告建议,一方面,加强研究和解决如何在中央和地方适当合理地调整事权与财权的关系,多渠道增加地方财力;另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和投资资金来源渠道,制止某些地方政府有钱乱投资,没钱借钱投资的行为。
努力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报告指出,目前还存在与“十一五”规划要求相悖的倾向,在经济结构方面,要注意投资增长过快和产业升级两大问题。
报告认为,今年上半年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消费,如果这种投资波动的态势演变为长期趋势,将不利于“十一五”规划关于调整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任务的完成。同时,产业结构升级要使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不断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面临困难。目前,服务业增长低于第二产业增长的趋势仍将继续下去。
此外,外贸顺差激增、基尼系数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单位产出能耗上升、废弃物减排困难等问题的存在,都说明了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艰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