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景气预警
中国宏观经济预测
中国产业分析报告
一、经济景气持续回升,经济增长高位加快
1.一致合成指数保持上升态势,主要经济指标高位小幅回落
今年以来,为抑制货币贷款的过快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央行已两次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多次发行定向票据,从资金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紧缩经济。发改委、国土部、建设部、环保总局、商务部、银监会等部门也出台多项政策和措施来调控经济增长偏快的问题。目前调控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 CPI、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都显现出回落的态势,资金面有所趋紧。
2006年7月,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一致合成指标中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所放缓,增长16.7%,比上月低2.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4%,比上月低6.3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21.3%,与上月持平,其中出口增长22.6%,比上月低0.7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9.7%,比上月高0.8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速差进一步缩小;财政收入增长36.3%,比上月加快17.9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15.3%,比上月末高1.4个百分点。在以上指标中,两升两降一平,但经过季节调整后,以上五个指标均保持了上升态势,受此影响,描述经济景气状况的一致合成指数在7月份继续保持了上升的态势。这一方面表明经济仍处于较高的景气状态,另一方面也表明目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尚未出现趋势性回落,经济中出现的外贸顺差的持续扩大、国际收支不平衡引发的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投资与信贷高增长问题没有明显好转。因此,在一些经济指标增速出现回落的情况下,应继续保持宏观调控力度,切实控制货币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防止经济在小幅调整后再度趋热。
2.先行合成指数上升势头明显减弱,下半年经济将运行在相对高位
从先行合成指数运行趋势看,先行指数在7月上升势头已经明显减弱。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高、贸易顺差偏大。对以上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并将继续推出一些新的调控措施。当前调控措施的成效已经开始显现,尽管7月一个月的经济数据,还不足以证明经济回落趋势的形成,但是可以预期,只要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和落实到位,土地和信贷闸门的进一步收紧,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升的势头将得到遏制,商品房价格的过快增长将得到一定的抑制,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初步预计,GDP增长将由第二季度的11.3%回落到第四季度的10%左右,投资增长也会放缓至23%左右。2006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0.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预计在2%以内。。
3.受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影响,综合警情指数在黄灯区小幅上行
从综合警情指数的10大构成指标看,7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处于红灯区,由于7月当月财政收入增幅达到36.3%,导致季节调整后的财政收入进入红灯区;人民币贷款增速与发电量增长率处于黄灯区,CPI、M1、进出口总额和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处于绿灯区。受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影响,7月份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警情指数在黄灯区小幅上行。
二、主要经济指标变动趋势
1.工业生产增速小幅回落
今年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6957亿元,同比增长17.6%,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7月份当月完成工业增加值7200亿元,同比增长16.7%,增幅比6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是前7个月工业生产增速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经季节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在红灯区上扬,并且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
7月份重工业和轻工业增加值增速虽然双双回落,但重工业增速明显超出轻工业增速的格局没有发生改变。7月份重工业和轻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8.0%和14.0%,与上半年累计增速相比分别回落了0.5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但重工业增加值增速仍比轻工业快4个百分点,与上半年累计增速基本相同。这意味着受重工业建设周期长、资本规模大等特征的影响,工业生产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循环仍将继续保持,今年后几个月工业增加值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
2. 季节调整后企业销售收入增速持续上升,工业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799亿元,同比增长26.4%,季节调整后增速为26.6%,在红灯区内呈持续走高态势。
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3.4,比上半年提高0.65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5.95点。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6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6%。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43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4%;集体企业实现利润292亿元,增长32%;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5251亿元,增长31.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2673亿元,增长25.3%;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418亿元,增长53.8%。在39个工业大类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44.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05.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55.6%,电力行业增长35.6%,电子通信行业增长24.7%,煤炭行业增长12.2%,化工行业增长14.4%,化纤行业增长41.1%;而钢铁行业利润则为同比下降11.1%,下降幅度继续缩小;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则产生净亏损327亿元,比上半年扩大达100亿元。
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7330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税金总额4150亿元,增长18.9%。
3. 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
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402.66亿元,同比增长27.4%,比上月低6.3个百分点。受此影响,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4771.01亿元,增长30.5%,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但仍比上年同期高3.3个百分点。经季节调整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在红灯区继续上扬,反映了投资的趋势性增长仍在持续。
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回落,与2004年5月份的数据有相似之处。2004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8%,4月份加强宏观调控后投资增速降至34.7%,5月份降至18.1%,但此后又开始回升至20%-30%的区间。从1-7月份中央项目与地方项目累计投资增速看,地方政府投资增速在回落,中央政府投资增速在提高。这其中,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6%,增幅比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40151.18亿元,同比增长31.1%,增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额的突然下降,有可能是在中央加紧宏观调控措施后,地方政府为了隐瞒投资的高增长,瞒报、漏报一些投资项目。
4. 出口增速略有放慢,进口增长加快
1-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941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1%。其中,出口5089亿美元,增长24.8%;进口4329.5亿美元,增长21.1%。进口与出口增速的差距从上半年的3.9个百分点缩减为3.7个百分点。7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值为1460.6亿美元,增长21.3%。其中,出口803.4亿美元,增长22.6%,比上月低0.7个百分点;进口657.2亿美元,增长19.7%,比上月高0.8个百分点。经季节调整后的7月份进出口增速位于绿灯区的上沿。
1-7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4054亿美元,增长23%,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43%。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4422.1亿美元,增长21.6%,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47%。1-7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875.9亿美元,增长29.5%,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6.5%。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1169.6亿美元,增长34.9%;机械及设备出口991.5亿美元,增长22.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50.7亿美元,增长30.8%。同期,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迅速。其中,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491.7亿美元,增长27.1%;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270.5亿美元,增长18.7%;出口鞋类122.3亿美元,增长15.5%。此外,原油、成品油出口量双双下降,1-7月出口原油342万吨,下降22.9%;成品油712万吨,下降19.3%。
5. 消费增速仍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12亿元,同比增长13.7%,增幅比上月低0.2个百分点,经过季节调整后,消费增速略高于上月,仍维持上升态势。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42460亿元,同比增长13.4%,剔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同比增长12.5%,比去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分地域看,当月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082亿元,同比增长14.2%,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931亿元,增长12.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083亿元,同比增长13.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82亿元,增长16.7%;其他行业零售额147亿元,增长2.1%。
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明显回落
7月份,CPI同比上涨1%,涨幅比上月低0.5个百分点,月环比下降0.3%,这已是CPI月环比连续3个月处于负增长。1-7月CPI累计上涨1.2%,涨幅比去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从CPI八大构成类别来看,当月除居住类价格和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均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外,其余各类价格涨幅均较上月持平或下降,其中,食品价格下降最为明显。经季节调整后的CPI价格指数已经接近绿灯区的下沿,有向浅蓝灯区变动的趋势。
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不同,生产价格指数(PPI)继续上涨。7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7%,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6%,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1-7月,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1%。今年4月份以来,生产价格指数一改去年前高后低的走势开始持续上涨,未来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
CPI逐月走低与PPI逐月攀升的走势,恰好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问题,也增加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在未来几个月中,既要关注资源价格改革、服务价格上涨、粮食价格的变动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出现,同时也要关注持续的投资高增长导致的过剩生产能力可能引发的通货紧缩问题,还要关注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价格上涨幅度不一致的问题;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还要高度重视资产泡沫膨胀引发的潜在风险。
7. 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加快
7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8.4%,与上月末基本持平,增幅比去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 M1余额同比增长15.3%,增幅比上月末高1.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4.3个百分点,经过季节调整后,M1余额同比增速为14.6%,较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从构成上看,M1增速加快主要是企业存款增幅上升造成的。7月末,企业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6.2%,比上月末上升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7个百分点。
8. 信贷投放仍保持较快势头
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速在经过上月的暂时回落后,再拾升势。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3%,比上月高1.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3.2个百分点。经过季节调整后,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16.4%,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尽管贷款同比增幅的提高有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因素(去年上半年,贷款同比增速逐步下行,在5月份达到年内低点后,开始回升。去年7月份当月贷款同比增速为13.1%,低于6月份)。而且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718亿元,不及上半年平均月增贷款(3627亿元)的一半。但7月份一般是贷款的淡季。例如,去年7月份当月人民币贷款是“负”增长,即比上月减少321亿元。但就是在淡季,今年7月份贷款仍新增1718亿元,同比多增2032亿元,为2001年以来同期单月最高。今年4月份以来,央行已经启动了紧缩调控,但就5、6、7三个月人民币贷款增长情况来看,只有6月份,贷款同比出现少增,5、7月份仍出现同比多增。今年前7个月,各项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2.3万亿元,同比多增9265亿元,已完成年初预定目标的92%。可见,贷款猛增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控制。从贷款期限结构来看,中短期贷款投放均在加快,当月新增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146亿元,同比多增674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1493亿元,同比多增1339亿元。从贷款部门结构来看,各部门贷款增长也都在加快。月末居民户部门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4%,比上月末上升0.7个百分点;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3%,增幅比上月末上升1.3个百分点。
9.财政收入当月增长36.3%
7月财政收入4043.8亿元,增长36.3%,比6月加快17.9个百分点。1-7月财政收入24049.69亿元,增长24.2%,比1-6月加快2.2个百分点。
10. 发电量保持较高增速,季节调整后发电量增速继续提高
7月份,规模以上发电企业发电2517.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为13.5%,同比增速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增速仍保持较高水平。季节调整后,当月发电量增速在黄灯区中部继续上扬。
1~7月份,规模以上发电企业发电15191.04亿度,同比增长12.1%,累计增速继续提高,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火电企业发电12674.85亿度,同比增长12.5%,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水电企业发电2180.46亿度,同比增长11.2%,比上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三、若干政策建议
针对今年前7个月经济增长速度全面加快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建议今年后四个月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宏观调控与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处理好宏观调控政策与体制改革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具体说,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加强对已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检查和落实,确保宏观调控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004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针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涉及投资、信贷、土地管理、住宅建设、节能和环保等许多领域,其中许多政策措施对宏观调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实践中这些政策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有些政策只是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有些政策虽然有法律约束力,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是形同虚设,常常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还有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变通,缺乏硬的约束。
为了确保宏观调控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必须增强各部门和各地方对宏观调控必要性的认识,在土地、资金、新项目开工等方面,各地方政府要加强自查自纠,中央要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排查,对违法违规事件要加强处罚的力度,严堵漏洞。同时,要健全有关法规,针对土地管理、耕地保护、信贷投入、新开工项目、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将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耕地保有量等“十一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各个地方,尽快建立地方官员的问责制。
2.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为核心,不断调整投资结构,在宏观调控中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
“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调控原则是2004年以来宏观的成功经验,在宏观调控中贯彻这条原则不仅避免了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而且还有助于改善投资结构和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后劲,使宏观调控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
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调控原则,就要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为核心,以控制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为重点,以是否符合产业政策为标准,将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土地政策、节能降耗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结合起来,发挥产业政策在结构调整方面的优势。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中,不仅要重视总量环节上的调控,更应该侧重于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引入和新投资的带动,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企业的兼并重组,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合理规划生产力布局,提高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有效利用。新一轮宏观调控的重点不是要使经济增长速度和投资增长速度下降,而是要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投资结构的调整。
3.兼顾长短期利益,处理好宏观调控与体制改革间的关系
宏观调控针对的是短期经济波动,政府采取的调节措施,反映了政府对短期经济波动的调节思路。体制改革则属于制度层面上的、带有长期性问题,与宏观调控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宏观调控又是在既定的体制下进行的,现有的体制对调控政策会产生很大影响。同时,无论是宏观调控还是体制改革,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从这一意义上说,两者间仍然具有密切的联系。
处理好宏观调控与体制改革的关系,就要兼顾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间的关系,建议在现阶段做好几项工作:一是抓住目前物价形势较低的有利时机,尽快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加快价格改革,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二是调整出口退税结构,降低出口退税比例,进一步限制资源性产品出口;三是加快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改善收入分配体制,促进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协调增长;四是加快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步伐,调整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4.加快政府和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应用已有的信息技术成果,进行科学决策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过程虽然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但在决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自下而上的信息。可是在实践过程中,受利益关系、技术手段,以及统计制度等的影响,调控者与被调控者之间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这可能会影响决策者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延误宏观调控的时机,有时甚至会出现错误的判断。近年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使信息披露制度、主要是登记备案制度,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等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使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宏观决策部门应积极利用和推广这一成果,提高宏观决策水平。
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中,应重视应用已有的上网登记信息,利用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互联网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做好项目投资的审核和清查,了解产品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状况,通过对一些重要指标的监测预警,提高宏观调控的预见性,进行好“点调控”和“预调节”。(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