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月朝鲜试射导弹前不久,沈阳云龙装饰公司(音)的总经理黄明哲(音)去了一趟平壤,检查他们公司在朝鲜一个6000平方米商业市场的装饰工程。他说:“试射导弹不是什么大事,我下个月还会回来。”
黄是数千名在朝鲜做贸易或投资的中国商人之一。由于中朝地理位置邻近及历史上的联系,中国商人逐渐在朝鲜市场占据了优势。尽管北京不愿承认其对朝鲜的杠杆作用,但在朝鲜的投资至少加强了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
2002年后,中国商人纷纷进入朝鲜,或许这里已成为市场经济的最后一块处女地。据统计,2003年,中国对朝的非物质性直接投资约1100万美元,2004年为1410万美元,2005年为1490万美元。双边贸易额在2004年为14亿美元,2005年达到16亿美元。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徐文吉(音)曾于今年3月份访朝。他说:“在我看来,来自中国的产品占据了朝鲜市场70%的份额,当地产品占20%,另外10%的产品来自于日本、俄罗斯等国。
去年,浙江省国浩公司(音)获得了平壤某商场的10年承租权。自今年开业以来,该商场经理卢云雷(音)大部分时间都在销售从中国义乌进口的产品。该公司最近还赢得另一份合同,承租位于金正日广场下方的地下市场。另一个在朝鲜经营百货商场的中国商人说,他在平壤的商业市场即将开业,不过仍在等待朝方通过允许外国人转移利润的规定。
在辽宁省丹东市这个边境城市,市政府更多扮演了朝鲜经济掮客的角色,吸引中国各地投资涌入朝鲜。目前,朝鲜有38个工程正寻求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包括采矿业、汽车制造业、海产品加工业等。朝鲜的软件、生物制药等也都需要中国的投资。
中国商人对资源相关产业和制造业感兴趣。最近朝鲜政府在吸引投资方面也变得很灵活,允许这些企业提交感兴趣的投资项目建议,然后再进行合作可能性的评估。
除了私人投资,中国也向朝援建了大安友谊玻璃厂,一家中国公司还同朝方签订合同,将投资730万美元生产轮胎。中国去年批准了38项对朝投资项目,大多为在平壤和罗先特区的轻工业项目。中朝还签订协议,在鸭绿江上合建水电站。截至2005年年底,辽宁和吉林的10个港口在同朝鲜做贸易,百余家丹东的企业和五六十家延边市的企业被批准从事边境贸易。据媒体报道,去年有24万中国人访问了朝鲜,12.5万朝鲜人到中国来。▲
(摘自8月7日《亚洲时报》,原题:中国人同朝鲜做生意,作者丁奕材,伊文译)
|